当毛泽东的“家属”,是不是导致他们最后出现裂痕的重要原因?
王行娟:贺子珍和毛泽东关系最融洽的一段就是长征时期,那时十分艰苦,面对生死,其他一切都抛开了,生死与共,相濡以沫。但不能否认,贺子珍不甘愿只当毛泽东的“家属”,想独挡一面工作的想法,一直是有的。条件稍好一些,她的这个想法就冒出来,这样就跟毛泽东闹些别扭。贺子珍是非常上进、好学的人,而毛泽东就希望她能安心地做一些剪资料抄书稿的辅助性工作,同时照顾好他的生活。其实到延安后,毛泽东已经有了自己的秘书办公室。许多事务性的工作已经用不着贺子珍去做了,贺仅仅照料毛泽东的生活而已。这对毛泽东来说,他需要这些,而对贺子珍来说,就不甘心,不甘心仅仅做个夫人,在毛泽东这棵大树下乘凉。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最后贺非要去苏联学习不可,便离开了毛泽东。
至于“后来居上”的江青与毛泽东的婚姻,我把它归为功利型。江青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希望在革命中得到自我发展,这点没错。但她这个自我发展不像贺子珍的一心要为党独立工作,她是想捞取更多的东西。贺子珍和毛泽东相差10几岁,贺子珍同毛泽东结合的时候,毛在井冈山还没有出人头地。上井冈山,是由于秋收起义的失败,毛泽东带了一支很小的部队挑着枪枝,一身破烂地上来就是想在山上找到庇护所。贺子珍对毛泽东一无所求,是因为爱而献身于他。江青呢?比毛小20多岁,毛泽东在延安已经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江青自己就说过她和毛泽东是政治婚姻,如果不是政治上的原因,年岁相差那么大是无法成夫妻的。这就说明江青更着重的是毛泽东的政治地位。江青是个功利心非常强的不甘寂寞的女人,我们可以再次把她和贺子珍的为人作个比较,毛泽东在延安曾经对贺子珍说过,我现在有发言权了。意思是说我在党内的地位不会让你像以前那样跟着我受苦。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但当时贺子珍听不进去,她不想因为毛泽东地位的上升而给自己捞些什么,只想能独立地为党做工作。在我采访收集写作材料的过程中,那些不喜欢贺子珍的人也承认,贺从来没有因为是毛泽东夫人而盛气凌人,无论何时,她都以一个普通干部的身分出现在大家面前。到毛泽东确立了党内最高领导人地位之后,她还会离开他,这本身就说明她和毛泽东之间的婚姻关系是很纯洁的。
访问人:事实上,后来江青和毛泽东的婚姻感情距离也越拉越大,不仅两个人饭吃不到一起,而且发展到毛泽东看到江青就烦。这对江青来说也是件痛苦的事。刚才我们都是从三位女性的角度来看毛泽东的婚姻生活,那么,从毛泽东的角度呢?他的个性对于她们又意味着什么?
王行娟:毛泽东在感情问题上可以说也是矛盾的组合体。我们可以把他同周恩来比较一下。他和周恩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周恩来很儒雅,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妻子都是这样。而毛泽东这位农家子弟出身的领袖,成长过程中经受了不少来自教条主义的打击和排挤,历经沉浮,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斗争性。这种强烈的个性和自尊表现在他的婚姻生活中,就是一方面他有着丰富的情感,有时非常温存,但另一方面就有农民式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毛泽东自己也曾表示过很羡慕周恩来家庭生活中的那种平静与和谐。的确,这种宁静对于他来说并不总有,他的个性也决定了这种宁静本来就不属于他。
访问人:其实,我们不防设想,接二连三地为他生孩子,做他的家属,又岂是杨开慧所真正心甘情愿的?对杨来说,她做到的是泪眼相向,欲言又止,最后默默忍受。那种难过与委屈表现在杨开慧身上,不是大哭大闹,而是默默地把它埋在心底。要说宁静平和,最多的还是在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1923年春,毛泽东去上海,再去广州,杨开慧想跟着去,毛没同意,两人产生矛盾。当时杨开慧快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