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遗物故事》
郭沫若馈赠的“欧米嘎”手表
2009-02-17 14:54:38
作者:《毛泽东遗物故事》龙剑宇、夏佑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易接受馈赠的,即使接受了也大多交公,但这块表却陪伴了他30多年,一直到临终前。
    回想毛泽东已在陕北高原度过的差不多十年的艰苦生活,这块表真说得上是雪中送炭。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延安竟不得不使用一种最原始的记时工具--石日晷。当时陕甘宁边区长期处于敌人的封锁之中,经济异常困难,很多场合(如警卫战士值勤)只能以点香计时,一炷香约一个小时。干部党校的作息时间,也只能用观测太阳的高低来决定。于是,工匠出身的士兵发挥了聪明才智,仿效古人用石晷计时的办法,制成了一种延安时期的计时器--石日晷。
    石日晷的制作比较笑意,即在一长方形的厂场上画一个半圆,在圆心部位竖一根短棍,在有太阳的情况下,短棍的影子随太阳的升降移动的位置刻出标记,写上数字。1-12表示钟点,两个数字间再刻出6个小格,1个格表示10分钟。这样,只要看一下棍的倒影在什么位置,就可以大概知道几点几分了。
    这种原始计时方法,很难说准确;无阴天太阳时,也就没有了作用,但因没有钟表,也不得不广泛使用。延安的许多党校如中央党校、马列学院、自然科学院都曾用这种原始的计时工具。
    毛泽东之所以接受郭沫若的馈赠,主要不是因为他正需要一块手表,而是因为这块表寄托了一位文化界著名人士和国统区人民对为了和平,把个人安然置之度外,深入虎穴的毛泽东的无比敬仰!毛泽东也一直把这块表带在身边,伴随他度过了以后的人生岁月--他十分珍惜这一份情感。
    毛泽东有了这块手表,一定程度地修正了他的“生物钟”。但据他的保健医生王鹤滨回忆,毛泽东仍然常常不知道钟点。郭沫若送的表并没能起到提示他几点钟的作用,他经常忘掉上发条。当毛泽东要出去开会或会见外宾时,才问一下工作人员:“是什么时候了?”听到回答后,他对上表,把表把发条紧几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手表才有了用处。
    这块“欧米嘎”表在他的手上戴久了,表底发黄,字母模糊,表带也破了,工作人员建议他换一换,但他不同意,说:“放到表店修一修,换根表带还可以用。”后来表的机械失灵,恰逢瑞士友人送给毛泽东一块金表,工作人员趁机给他换了表。毛泽东只得将金表戴在手上,但他感觉太重,仅戴了几天就取下来,吩咐上交国库,并要求把“欧米嘎”表再修一次。于是这块瑞士老表又重回北京亨得利钟表店,修好后毛泽东继续戴,直到他去世。
    毛泽东的这块表,在它的主人逝世后,被配上一只赭、白两色的锦缎表盒。如今珍藏在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对外展出,供人们缅怀伟人那多彩多姿的人生。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美军观察组奉送的望远镜
·下一篇:齐白石敬送的砚台和画作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