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敬送的砚台和画作 |
2009-02-17 14:57:29 |
|
作者:《毛泽东遗物故事》龙剑宇、夏佑新 |
浏览次数: |
|
|
|
|
纸、墨、笔、砚被古今文人称做“文房四宝”。毛泽东是一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学者型政治家,他一生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他的书房也总是摆着文房四宝。
毛泽东拥有的第一方砚台,是少年时代在故乡上屋场南岸读私塾时用过的。这是一方由韶山本地材料制成的青石砚,长19厘米,宽12.5厘米。砚台底部凿有条痕,台面四周阴刻四道条框,前端略凹,以便磨墨。砚台后端的斜槽深约1.8厘米,为积墨之用。我们今天能看到的毛泽东最早的墨迹,即《诗经》、《论语》封面上的题签就是使用的这方砚台。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使用的则是一个奇特的椭圆形青石砚,其直径达26厘米。
毛泽东在延安时还曾有一块铁砚,这方砚除了给毛泽东盛墨外,还起了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块砚通常放在枣园窖洞他的办公桌上,它呈椭圆形,实际是一块平底的生铁。毛泽东看书、写文章,每当手心出汗时,就握着这块生铁,用它落汗、清凉,久而久之,被他磨得油光锃亮。
毛泽东一生酷爱文房四宝,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如此。他每次出巡,必带着他的砚池。20世纪60年代,有一回到安徽,他带了一个小铜墨盒。从石砚换成铜墨盒,是为的避免碰坏。而他这镒破例用了安徽省招待所给他准备好的一只墨盒。他将招待所的墨盒放在手上把玩,似乎喜欢上了它的小巧,临走他与服务员商量:“我跟你们换一下行不?”服务员连说:“行行!主席,您拿走就是。”毛泽东说:“那可不行,我不能随便拿公家的东西。我只能跟你们换。”于是毛泽东用他自己的小铜墨盒换了招待所的大铜墨盒。
毛泽东的砚台中最珍贵的是齐白石送给他的一方雕花砚。这块砚长26厘米,大的一头宽15.5厘米,小的一头宽14厘米,厚2厘米,外面套一个精致的楠木盒。它的表面约一半面积徽凹,用于磨墨和盛墨;其余部分雕着云彩般的花纹,平添一种韵味。大师亲手在砚上镌下一行小字:“片真老空石也,是吾子孙不得与人,乙酉八十九风,齐白石记于京华铁栅屋。”
齐白石与毛泽东是同乡,出生地都属湘潭县,一个是白石铺杏子坞,一个是韶山冲,两地相距只有45公里之遥。当地民间曾传说 湘潭近代出了三条龙,就是指毛泽东、齐白石、彭德怀,而且三个都是“石头”--毛泽东乳名石三,齐大师名白石,彭德怀自号石穿。这三位历史名人贯通文武,定鼎乾坤,真是中国人文史在地域上的一大奇观!
齐白石出生于1864年1月1日,毛泽东比他小29岁,他们虽然是同乡,但前辈子并没有见过面,只是互相仰慕已久,新中国的诞生,使他们开始了亲密的忘年交。其实毛泽东本人并不爱好画画,齐白石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杰出传人,这使他们在晚年走到了一块。
齐白石最初是从他的另一位湘潭同乡、著名学者黎锦熙那里了解毛泽东的。解放军进北京后,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的一封亲笔信,邀请他以无党派人士的身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齐白石高兴不已,不久他即出席了周恩来主持的各界人士招待会。
1950年初夏,毛泽东又派秘书田家英到跨车胡同大师的住地看望齐白石,详细底部了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形。齐白石深受感动,他叹道:“已卜余年见太平”。意思是他已经估计到了人生最后的岁月,却见到了太平盛世。接着毛泽东又派人派车把老人接到中南海。两位同乡作了几个小时的促膝长谈,并在风和日丽中品茶赏花。毛泽东还特地请来朱德元帅作陪,与齐白石共进晚餐。餐前,他特意吩咐厨师把菜煮烂些,以便老人食用。席上,毛泽
|
|
|
|
|
|
|
|
|
|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