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篇连载 >>《毛泽东的家世渊源》
第四章 韶山毛氏家族概况:一、韶山毛氏家族500年
2009-02-19 12:00:59
作者:《毛泽东的家世渊源》龙剑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铁陂,距韶山十里许。韶山界潭湘两邑之间,右水出龙城,左水出铁陂。胡以铁名?以两山对峙,石壁穿插,交锁横拦成陂故耳,天造地设观也。”
   
   毛家在铁陂河西岸的大山下,伐木磊石,筑起一座茅屋,又在屋前掘了一中池塘,塘边栽了两棵樟树,便形成毛家大屋。待生活稍稍安定之后,人们刀耕火种,将屋前一片大约三四百亩的荒坡开垦成梯田,从山上引小溪或自铁陂河提水灌溉。相对来说,毛姓人们得到赖以生存的谷物,要比云湖河两岸的人们的困难大得多。
铁陂并不是一处理想的定居之所,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正处在湘宁大道南侧,联通湘西北与湘西南,自古兵戈往来甚众,易受战争磨难,由江西到云南再移此处的毛姓人们,不能不注意这一点。因此,毛清一便打算入韶山冲探险,希望在冲内找到一块能一劳永逸,永保万世的平安居地。
毛清一,没能完成这个任务,他的儿子毛有恭,毛有信也没有完成,直到他的孙子毛震才定居韶山冲。
毛震大致是永乐初至成化年间(1403――1487)的人物,他率族人进入韶山冲,约为明宣德年间,那时他正年轻力壮。
    进入韶山冲,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因为,人要从植物和虎口中争得一席之地,决不是想象中的易如反掌。毛震带了他的兄弟毛铎、毛瓒、毛常、毛鉴、毛铭、毛海等,举着火把,端着鸟铳,放着鞭炮,挥舞锄头、刀斧,下决心要杀入韶山冲。
    毛震一行,站在韶峰以东的引凤山下四望,但见韶山冲俨然如一颗闪着幽光的星星,镶嵌在群山之间,那里有二、三百亩的开阔地,小溪流淌,鹅卵石鲜亮闪光。
    毛震决定在这里立足,他的同族堂兄毛鉴、毛常也愿意往下来。其余兄弟,嫌此地闭塞,条件太苦,于是毛深仍居铁陂,毛翔到长沙去了。另外几人带了家小星散各地。
    这样,韶山冲里的毛震、毛常、毛鉴安安心心的过起了隐居式的生活。毛震领了他的子孙,以农耕为本,在木梓山下筑了一屋(名竹山大屋);毛鉴晚年看破红尘,爬到了韶峰半山腰,传说是韶女修道之处,造了座仙女庵,吃斋念佛,不闻人间事。毛常子裔不够兴旺,后散落湘乡二都和悦来二坊,在韶山留居的不多;而铁陂的毛深公,其子孙繁衍至今。
    毛姓明初入迁韶山后,直到清前期,除了明末竹山大屋为“八贼所毁”的重创外,基本属于安居乐业的生活。
    把铁陂及韶山冲的坡地全部开垦成良田,并有了较多的衣食出产,至少已花费了两百年的时间;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力的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了,生存问题日趋解决,毛家慢慢兴旺起来。
    有趣的是,毛家之所以能在韶山冲渐衍渐众,其过程也与中国远古原始部落的发展有某些相似,只不过毛家已掌握了各种农耕器具,又从江西带来了生产技术,所以他们走过的路要比古人好走得多。
    对于明亡之乱,韶山毛姓也有切身体会。明兵、清兵和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不断地从铁陂前的大道上经过,趁火打劫者,竟进入冲内,连毛震后裔隐居的那样的隐秘之处,也受到搔扰,其它各处更可想而知。像湘宁大道一侧的狮子山,因为隐匿了一群朱姓的王公大臣,于是所有庙宇尽被荡平,大小和尚一律被杀……
    外族的压迫使韶山毛姓更加不问政事。在这个时候,江浙那一带有  几位毛姓以专心治学来忘却明亡之耻,而韶山毛姓则采取另外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努力农耕。明代毛清一之子毛有恭“吏才,载邑乘”,清代,韶山毛氏家族连这样的小官吏也没有了,他们真正成了世外桃源人:他们籍山林柴薪木材和河谷田地出产自给自足,聊以自慰,又以群山环抱之拱护,建成了一个小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四章 韶山毛氏家族概况:二、韶山毛家的内部结构
·下一篇:第三章 中国毛姓南迁西移之迷:一、中华毛姓最初的居地
·毛泽东遗物馆的大数据与展出内容(组图)
·从毛主席遗物中学习艰苦朴素的精神
·毛泽东遗物馆是“三严三实”的标本馆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清洗100件毛泽东晚年穿过的衣物
·毛泽东遗物馆列为湖南省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
·【毛泽东遗物故事】不同寻常的单腿眼镜
·【毛泽东遗物故事】“结实耐用”的旧毛巾
·【毛泽东遗物故事】道是无情却有情
·【毛泽东遗物故事】补了73个补丁的睡衣
·【毛泽东遗物故事】英文单词卡片
毛泽东遗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遗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遗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