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氏家族奉毛太华为始祖,王氏夫人为始妣,为毛家第一派(代)。毛太华与王夫人共生有八子,即毛清一、毛清二、毛清三、毛清四、毛清五、毛清六、毛清七、毛清八;其中仅有清一、清四随父迁湘。
毛清一妻为昌氏,毛清四妻为段氏。第二派共4人。
毛清一有二子,即毛有恭、毛有信;毛有恭配金氏,毛有信配易氏;
毛清四有三子,即毛有伦(配杨氏)、毛有智(配李氏)和毛有诚(配胡氏)。
第三派共有10人。
对这三代人物,《韶山毛氏族谱》所载不十分详细。太华公生活在元至正年间至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前后。清一、清四约在明洪武到宣德(1368-1345)年间。生卒、葬地均无记载。清一、清四的子辈有两人载入“邑乘”,《湘潭县志•人物第八》表二:“正九品,典史毛恭,”与《毛氏族谱》相符。
到第四代,韶山毛氏家族的内部结构开始形成与分化,并且在地域上相对独立。
毛有恭与金氏生有三子,即毛震、毛铎、毛瓒;毛有信与易氏生有四子,即毛常、毛鉴、毛铭、毛海;毛有伦一子毛翔;毛有智一子毛深;毛有诚一子毛胜。
这十个人便成了毛家分支的基础。到清乾隆时首次修谱,正式确定毛家分为五大房,即:
震房、鉴房、常房、深房、石羊房。
其中震、鉴、常为共祖父的兄弟,深稍远,与他们共曾祖父。石羊房不属毛太华的后代,他们的祖宗毛命传在江西时与毛太华同族,这一支居韶山冲以北约四五华里,当时为湘潭县三十九都五甲(韶山冲属七都七甲)。
震、鉴、常、深以外的几人,后代散居外地,难成体系,故未列入《韶山毛氏族谱》。这一代人的生卒葬地,族谱已有了较详细的记述。毛震诸人的子辈均以“从”字取名,如毛震三子分别为毛从文、毛从武、毛从昌;毛常六子分别为毛从通、毛从达、毛从性、毛从高、毛从厚、毛从瑚。
毛震孙儿辈都取单名,如毛从文之子毛珊(从武、从昌之子未婚配,无子),毛从通之子毛相,毛从达之子毛伦……这样一来,发生了混乱,有时会无法辨清辈份,基于此,毛家派系诗产生了:
原订派系: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
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续订派系: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
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原订派系是在取名的实践中产生,并固定下来的。其作用就是严格限定毛姓族人的班辈次序,每一字便代表一派,如“立”派、“荣”派……而且是依次由远至近、由大到小排列的。具体到每个人诞生之时,即必须严格照此派系取名,切不可颠倒或重复。这样一来,每一位族人在娘肚子里,就定下了大半个名子即头两个字。
这个派系,从毛珊以后开始实行,此后一丝不乱。要说遵守得最好的,是深居滴水洞内外的毛震后裔。
不妨将毛泽东这一支的源与流勾勒于下:
毛太华――毛清一-毛有恭――毛震――毛从文――毛珊――毛立尧――毛显阳――毛荣顼――毛朝巍――毛士翱――毛文邦――毛方淳――毛运选――毛际耀――毛祥焕――毛祖人――毛恩普――毛贻昌――毛泽东
毛氏家族,特别是震、鉴两房,赖有韶山冲独特的地理条件,不断繁衍,渐而一树千枝,于是,在“房”下又分出许多支系:
震公房:竹溪(毛立尧的字,毛泽东属此支)
彬溪(毛立舜的字)
千溪(毛立继的字)
介溪(毛立熙的字,)
常公房:立重
立相
立用
鉴公房:泉溪(毛立寅的字)
塔溪(毛立安的字)
高溪(毛立定的字)
深公房主要有四支。
立睽
立明
立旸
万才
到了士字派,人口大增,结果又分出支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