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民本是能够直承乃父家业的忠实传人,但他受兄长的影响,终于为“大家”、为“国家”贡献了一生和他的生命!
毛泽民字咏莲,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二十一日生,行四,他小时读书不多,大约读了四五年私塾(其中在南岸两年)。他聪明能干,善写算,对人和气。因父亲患肺病,一直留在家,主要从事农耕,有时协助父亲做做米生意,也早早学会了犁田、耙田等农活。他性格乐观,喜欢唱山歌;每逢春节,常和一些青年人去耍狮子灯。
毛泽民的性情与其兄迥异。他从小忠厚、温和,不似毛泽东那般“顽皮”、不合常规,特别是不象兄长一样爱与父亲顶牛,他似乎对父亲的辛劳致富更加能够给予理解,并以实际的行动给以很大的帮助,真正成了父亲发家致富的得力助手。在韶山老人的回忆中,从来没有他与父亲争执的故事(而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毛泽东与父亲之间却是数不胜数)。
这样的经历,似乎注定毛泽民将来的最大成就是在理财和管家方面。事实上,早在他兄长离家之后,特别是父母年迈多病之时,他成为韶山上屋场的家庭支柱,使得毛泽东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业和社会活动,他以他的诚厚,耕耘在韶山冲,并助其父将家业弄得红火,上屋场那栋土砖茅屋也在他和父亲手里翻盖成崭新的瓦房。父母病重的时候,则是他独立撑持,日夜料理,竭尽孝心,而他的哥哥和弟弟均在外,于是,三个儿子应尽之责,都由他一人担当,而他对此无怨无悔;父母相继去世,又是他料理一切后事(从发丧到下葬,父亲去世时,毛泽东正在北京,未回家奔丧)。
而最可贵的还在于,1921年春节,毛泽东回到韶山,动员他离家外出干革命,他虽然颇为舍不得他曾花大气力与父母亲刚刚创下的这个家,但他还是遵照兄长之嘱离开上屋场,从此走上救国救民之路。他之非常乐意离家外出,一方面是为兄长所召,深明大义,一方面也可说是他那种温和、忠厚的性格使然。而作为兄长的毛泽东,也看到了弟弟的才能,知人善任,将其放在财政和管理的位置。
毛泽民到长沙之初,即由兄长安排作第一师范附小的校务,负责管理全校师生的伙食,这正是得其所哉!果然将大家的伙食素搭配得井井有条,既吃得比较好又吃得比较便宜,付不起钱的学生也能坚持下去。1922年,他又转到他哥哥创办不久的湖南自修大学当庶务,并兼任省学联的庶务。毛泽民在担任庶务工作的同时,还将在韶山冲耽误的文化学习适时作了弥补。
毛泽民从父亲那儿学会理财、持家,现在他又开始从兄长这里懂得和学会与社会不公和丑恶进行抗争,从而一定程度地改变着他的温厚性格。1922年10月,他率领长沙笔业工会300多工人,到省议会请愿,随后罢工40天。也就在这年冬天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受派去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在那里,他参加创办了工人消费合作社,仍然发挥他的特长,将该社办得红红火火,他担任了营业部主任,后又任总社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