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在中南海住处,他有藏书近10万册的书房,卧室的工作台上、茶几上、床上,到处都有书,孜孜不倦的读书生活伴随着他的一生。每次外巡,书是他的行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所带之书易搬不损,湖南省委接待处工作人员建议为他制作一批樟木箱,专作外出装书之用,毛泽东欣然接受。开始,他们试制出一个长76厘米、高60厘米,宽46厘米的,形似农家的挑箱,由于箱子太深,装满书后两人都抬不动,查找也不便。后来他们加以改进,将箱子改为长70—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每个能装书60—70斤,这样既便于搬运,又查找容易,且樟木散发阵阵清香,能防虫蛀。毛泽东很满意,箱子就跟着他穿梭于大江南北了。
毛泽东外出,多乘专列。列车一般配置七、八个车箱。他自己用一、两个车箱作卧室、会客室等。这两节车箱走道两旁,全是排列书架,架上整整齐齐摆满各种书刊。这些书就是从带来的樟木箱中取出放此的。一般情况下,木箱中带来的书又多半是从中南海毛泽东的床上挑选的——即他在家时正在读或经常读的书。包括马列经典、《鲁迅全集》、《唐诗别裁集》、《宋词别裁集》、《世界地图》、《中国分省地图》、《隋园诗话》和英语、工具书等,《二十四史》有选择地带,这次带这几本,下次带那几本。《旧唐书》带的次数极多;《诗韵》无论什么时候都喜带,书中有的韵字下,他作过好几种标记。遇有诗兴来潮,作诗填词,反复翻看,仔细斟酌、推敲。有一次,秘书田家英找来一本怀素碑帖册页,毛泽东爱不释手,走到哪里,带着看到哪里。由于翻看次数太多,书页很多地方都有破损,田家英又找人重新揭裱,装订成书本式。身边的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偏爱这本帖,他说:“此人是鄙人同乡。”并详细介绍怀素的身世及书法成就。
1954年12月,毛泽东带着宪法起草小组来到杭州,他们当时从北京带来的各种有关宪法的书就满满装了两樟木箱子。一到住地,毛泽东就叫拿出世界各国宪法和法学理论著作,认真阅读起来。
1959年10月23日毛泽东外巡,交代逄先知要带的书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主要著作如《资本论》,《马恩文选》(两卷集)、《工资、价格和利润》、《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马恩通信集》、《列宁文选》(两卷集)、《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国家与革命》、《“左派”幼稚病》、《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退二步》、《做什么》、《什么是“人民之友”?》、《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列宁主义基础》、《列宁主义问题》、《联共党史》。
《毛泽东选集》全部。
普列汉诺夫:《史的一元论》、《艺术论》。
黑格尔的著作。
费尔巴哈的著作。
欧文、傅立叶、圣西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
《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荀子》、《韩非子》、《论衡》、《张氏全书》(张载)、关于《老子》的书十几种。
《逻辑学论文选集》(科学院编辑)。
耶方斯和穆勒的名学(严译丛书本)。
米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
尤金等:《辩证法唯物论概要》。
艾思奇:《大众哲学及其他著作》。
杨献珍的哲学著作。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
河上肇:《政治经济学大纲》。
从古典政治学家到庸俗经济学家一些主要著作。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学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论文选集。
《六祖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法华经》、《大涅槃经》。
《二十四史》(大字本、全部)。
标点本《史记》、《资治通鉴》。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
赵翼:《二十四史札记》。
西洋史(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日本史。
《昭明文选》、《古诗源》、《元人小令集》、唐宋元明清《五朝诗别裁》、《诗韵》、《词律》,笔记小说(自宋以来主要著作,如《容斋随笔》、《梦溪笔谈》等)。
朱嘉:《楚辞集注》、《屈宋古音义》。
王夫之关于哲学和历史方面的著作。
《古文辞类纂》、《六朝文絮》。
《鲁迅全集》(包括鲁迅译文集)、《海上述林》。
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
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书籍。
技术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书籍(如讲透视、平衡、锅炉等)。
苏联一学者给主席的信(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
郭沫若:《十批判书》、《青铜时代》、《金文丛考》。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字帖、字画。
随行人员回忆说:这次毛泽东在外巡视5个月零3天,书带了8大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