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战争年代,闽西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铸就了别具特色的闽西苏区精神。闽西苏区精神是对闽西革命根据地20多年革命斗争实践的高度总结,也是对革命先辈精神风貌的最好概括,是中央苏区精神在闽西的具体体现。
主题词: 继承 弘扬 革命 闽西人民 苏区精神
闽西是全国较早建立的老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苏区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是历史留给中国共产党人和闽西人民最丰厚的宝贵遗产。弘扬闽西苏区精神,是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进一步弘扬它可以提升闽西苏区在全国老区中的地位,对发展闽西老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闽西苏区精神的形成
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每一处物象都承载着一种博大的文化或瑰丽或恢弘。捧起时间的清流你会发现,闽西苏区人民传承着红土地的灵韵,映照出烽火岁月与建设时代锻造的苏区精神魂魄。
闽西是客家民系和闽南支系两个民系思想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区域。其中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五县主要流行客家话,是客家县。新罗(原龙岩县)、漳平流行的是闽南次方言,是闽南支系。客家先民在唐宋年代向闽、粤、赣边地区迁徙。许多的客家人沿汀江两岸顺流而下,转流向粤东,继而至于南洋欧美各地,长期飘泊在外铸就了客家人坚韧顽强开拓进取的品质。发源于闽西的九龙江缓缓东流,其流域内形成泉、漳、厦为中心的闽南民系。其中一支沿九龙江西流,在闽西东南的苦草镇一带安营扎寨,繁衍生息。新罗、漳平的人民与闽南金三角先民在一起,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极具包含性和开放性的闽南海洋文化。在闽西,这两种文化不断地交织冲突并融合。直到土地革命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闽西人民翻身作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把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相交融,形成了独具活力的红色文化。
闽西是全国较早建立的老革命根据地,以邓子恢、张鼎丞等为代表的一批闽西先进青年较早地建立了党的组织,领导工农群众先后发动了龙岩后田、南靖平和、上杭蛟洋和永定四大暴动,创建人民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进行土地革命。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由井冈山经赣南挥师入闽,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随后形成。1929年7月,中共闽西一大召开,提出了“以乡为单位,抽多补少,平均分配”的土地分配原则。1930年在上杭南阳召开的红四军扩大会议,确定了“抽肥补瘦”的土地原则。两次土地分配原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六大”提出的土地革命纲领。
闽西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地。1929年3月,红四军入闽后,毛泽东在闽西战斗工作了一年多。12月,红四军九大会上通过了《古田会议决议案》,奠定了党和军队建设的现实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建党建军的理论。而后,毛泽东在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光辉著作,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同时,毛泽东在闽西还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才溪乡调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多篇著名篇章。
闽西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治国理政的重要基地。在闽西苏区中国共产党初步创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苏维埃法律体系。有《苏维埃政府组织法》、《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等六部大法十项条例。它所探索的法制建设为中央苏区乃至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法律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重视加强苏维埃文化教育事业,使之成为进行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的有力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