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夏天,永定虎岗乡的灌洋水库胜利竣工了!消息传开,虎岗群众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喜庆之余,群众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张鼎丞带领大家,登上灌洋山和茫荡大山,探水开渠的动人情景。
虎岗是永定著名的旱区,这里的小溪终年干涸,人称“干溪坝”。最为形象的是上午洪水汹涌,下午居然滴水不流。1931年春末,正值春耕大忙季节,但是整个虎岗却是烈日炎炎,田土龟裂。春耕无法进行,群众心急如焚,只能“听天由命”。为此,乡苏便遣人前往太平区,请区苏帮忙解此燃眉之急。区苏主席卢清周“久仰”虎岗的“旱名”,急得坐卧不宁。
恰在这时,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来到区苏。原来,张鼎丞亦已耳闻虎岗旱情最为严重,此行正是为此而来。卢清周见到张鼎丞,喜出望外:“张主席来年好!可把您给盼来了!”。
张鼎丞半认真半开玩笑说:“我个人能起什么作用?事情还得靠大家做么!”
区苏的其他同志听说来了,一个个全围了过来。张鼎丞与大家一一招呼后,就把谈话引入正题上。他启发说:“这里不就是永定河和黄潭河的源头吗?大家想想,水源头哪能没有水!”经张鼎丞这么一说,大家的精神为之一振。卢清周脑子转得快:“对呀!要水,就该到灌洋山和茫荡洋大山找去!”张鼎丞赞许地点了点头,接着便同大家一起分析旱情,商量找水的行动计划。
第二天一大早,张鼎丞带着区苏和乡苏的十多个干部,朝灌洋山出发。经过一番跋涉、选择,在杭永交界的深谷溪壑中,找到了一个较理想的水源,也就是今天灌洋水库引水渠的坝基。第二天,张鼎丞又与大家一起登上海拔1400多米的茫荡洋大山。在山顶盆地上找到了草洋、竹子洋、水洋等山泉段带。
水源解决了,张鼎丞便协助区苏和乡苏,组织了大批人力,奔赴茫荡大山,开始开山辟渠,引水入虎岗。不久,一条随山势回转低流的引水渠,终于开通了。建国后,这条渠成为福建省少年儿童捐建的“红领巾水库”之一的源头。
正当张鼎丞准备带领大家另辟灌洋山引水渠时,由于敌我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正大肆捕杀和“围剿”共产党人和红军赤卫队,闽西的革命事业等着张鼎丞去领导,因此,张鼎丞只得暂别虎岗人民。
虎岗人民凭借那条开通的引水渠,解决了春耕生产问题,如期播下了种子。张鼎丞一心为民排忧的精神,深深地留在当地群众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