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价无比,团聚何须提?为了申正义,何惧剥重皮!”抗日归侨陈康容就义前在狱中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英雄史诗,也是她用短暂的青春为党、为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最后誓言……
陈康容1915年出生于缅甸华侨家庭,15岁那年,她随父亲和姐姐回国探亲,回到了老家金丰山区的霞山村。在家乡革命的熏陶下,她不恋南洋恋革命,拒绝同父亲一起回缅甸,留在了祖国。随后到厦门集美中学就读。高中毕业后,她考进了厦门大学文学系,在厦大地下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在国难当头时刻,康容无心继续念书,到中共闽西南特委所在地——龙岩白土(今东肖)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在此参加了闽西南特委举办的第一期抗日救亡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组织上留她担任第二期学习班的文化教员。她成为姐妹中最漂亮的一名老师,脸颊带圆,双眸如水,庄重矜持,却又年轻。
闽西子弟北上抗日后,组织决定,让陈康容改名为陈容,到家乡的霞山小学,以小学教员的身份进行革命运动。康容在学校里满腔热情地向学生传播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上语文课时,不采用国民党政府编印的语文教材,而代之以高尔基、法捷耶夫、鲁迅、丁玲等人的名著;上音乐课时,则教唱抗日救亡歌曲。同时,康容还以霞山小学为阵地,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敌后援会和抗日救亡剧团,日夜赶写抗日宣传品,开展蓬蓬勃勃的抗日救亡运动。她主演、导演的《打倒卖国贼》、《抓汉奸》、《放下你的鞭子》等节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群众,特别是她演唱的《九•一八》,尤其动人心弦。一时间,抗日救亡宣传搞得及火热。
1940年6月19日早晨,陈康容正准备到学校去,几个伪兵突然闯进她的家门,把陈康容抓走了。第二天就把她解押到40里外的抚市,关进一间又湿又暗,充满血腥味的牢房。敌团长亲自审问,要陈康容说出其他共产党员的名字。已被严刑逼供打得遍体鳞伤的她,仍咬紧牙关,一字不吐,气得敌人咬牙切齿。在厦大读过书的一个敌团部陈副官,自称是陈康容的老同学,他办了几桌丰盛的酒菜“宴请”陈康容,并对康容大献殷勤,要陈康容同他结婚。康容气愤极了,大声怒斥:“枪毙我可以,要我依从,万万办不到!”无论敌人如何施加重刑,康容依然像金丰大山一样,巍然不动摇!于是,敌人下了最后通牒。敌团长交给康容一张自白书,并说:“限你三天写好,就放你与家人团聚,不然剥你的皮!”康容却依然用诗句捍卫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8月15日是抚市镇的墟期,天空乌云翻滚,大地黑暗阴沉。康容被押往墟场对面的山包上。她一路上高声唱着《国际歌》,当刽子手把她推进活埋她的土坑时,她拼尽最后的力气,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到汉奸卖国贼!”……
陈康容壮烈牺牲了,牺牲时年仅25岁。
陈康容的事迹被闽西人民广为颂扬。为了纪念和学习陈康容同志的英勇事迹, 1944年11月,在金丰大山建立起一支游击武装,命名为“康容支队”。闽西儿女在游击武装的旗帜下,踏着烈士的血迹一直战斗到全国解放。
诞生在狱中的那首正气凛然的青春史诗,永远是我们前进中的鼓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