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舜山渊源
- 历史沿革
- 舜山名人
- 舜山民俗
江苏九洲投资集团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
电话:0519-69686588
中国诚信第一人——季札
作者:纪玲妹
浏览次数:
2025-01-24 15:23:0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诚信人物及故事广为传诵。如:曾子为子杀猪、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公沙穆卖病猪等,都脍炙人口,但历史上最早,且最具有自觉精神的,当属季札挂剑的故事,所以称他为“中国诚信第一人”。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

    年代最早自有依据,为什么说最具自觉精神呢?别人的诺言是已说出口的诺言,而季札的是一个并未说出口的诺言,是一个心诺,只有他自己知——更何况徐君也已作古,而且徐国当时也只是一个小国,在外交关系上对吴国来说并不重要。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季札却能信守一个从未说出口的心诺,况且是对一个已经去世的人,就更让人敬佩。“季札挂剑”的故事,说明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谦谦君子,是古人讲诚信、守承诺的典范。

    季札挂剑留徐、重信守诺的高贵品质,很快在诸侯各国传播开,徐人对季札更加崇敬。为了纪念季札,后人在徐君墓旁筑了一座高台,名曰“挂剑台”。江苏泗洪境内的陈圩乡张墩村,历史上有一座方圆数百米、高十数米的高墩。据《泗州志》等旧志书中记载,这里为延陵季子挂剑留徐的“挂剑台”遗址,每逢洪泽湖水上涨,周围水天相连,而挂剑台与徐君墓却没有被淹没。在历史上,“挂剑台”已成为古泗州的一处名胜,原“泗州十景”中,就有“挂剑台秋风”一景。现在徐州美丽的云龙山上,就有徐君墓和季札挂剑台,是徐州著名的人文景点。徐君墓前有副对联:“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剑兮挂丘墓”。

    诚信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引进、消化、吸收并创新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生产力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西方的各类思想、理念、价值观也对改革开放的中国造成很大冲击。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思想的冲击下,社会崇尚金钱、权力,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崇高理想、道德情操则被逐渐遗忘。当今社会,诚信缺失成为了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违法经营问题、安全事件、学术不端乃至贪污腐败等等问题,都是忽视优良传统、诚信缺失导致的,以致有人惊呼中国处于“道德沙尘暴”当中。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传统的价值观受到破坏,而法制精神、人文精神尚未完全建立,有破无立、思想混乱导致的。

    诚信,是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形成了诚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铸就了诚信的心理趋向和道德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为诚信在社会生活、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提供了基本遵循。

    可以说,守诚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加快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互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育诚信精神,强化社会成员在诚信方面的道德自律。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诚信精神和诚信原则作为引导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华罗庚与家乡常州的情缘
·下一篇:据典引经:舜的故事之一 中国学历史卷远古册典故篇
·常州的人文始祖——季札
·舜文化
·舜过山
·时代常州
·据典引经:舜的故事之一 中国学历史卷远古册典故篇
·华罗庚与家乡常州的情缘
·冯仲云:白山黑水 书写忠诚
·创办互助社和共存社的恽代英
·常武地区三大诚信人物—季札、恽代英、冯仲云
·诗人文化皇帝萧衍
九洲康养舜山小镇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九洲康养舜山小镇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九洲康养舜山小镇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九洲康养舜山小镇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