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与调研
序:百花齐放映山河——读《肩挑山高水长》有感
作者:王开忠
浏览次数:
2024-10-31 09:55:4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这是一部充满生机的原生态作品,这是一部凝聚中铁18局向莆铁路建设者和铁路沿线民众共同心血的鲜活作品。我觉得它展现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铁路建设历程,它也是路地和谐共建的真实写照,更是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精神的浓缩与淬炼。

    这里的文章主要来自企业,也有一些社会方面的。作者中有企业、县里的专职创作员和宣传报道员,也有施工队伍中的领导、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也有已经退休的干部职工,他们以极大的创作热忱,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或写身边的人、或讲身边的事、或谈自己的感受,一篇篇有血有肉的作品令人赏心悦目。

    我是怀着无比欣喜的心情阅读这部样稿的。之所以欣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只有3年多施工周期的项目,能够理性回顾过去、客观记录历史,为后人留下一些精神产品,实属难能可贵;二是此书的编撰者,绝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非专业写手,他们倾注心血,苛求至善,真是可钦可佩!

    我是怀着无以言说的亲近阅读这部样稿的。之所以亲近,是因为我对这支队伍有着特殊的感情。20多年前,我在铁道兵(后兵改工变为铁道部工程指挥部,我离开后又改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宣传部工作,负责全系统的对外宣传报道。我每天都要剪贴、统计全系统的对外宣传报道文章,每天都要了解、掌握全系统的大事喜事;我经常奔赴到祖国各地的基层单位宣传这支队伍的先进事迹,经常深入到崇山峻岭的建设工地反映这支队伍的施工硕果。调到中央机关工作后,我远离了铁路建设工地,远离了朝夕相处战友,但我每时每刻都在牵挂这支队伍的施工情况,每时每刻都在惦念这支队伍的成长进步。我十分留意各种报刊、各种渠道透露的这支队伍的信息,并为他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感到高兴。这部书稿中反映出来的信息尤其让我兴奋——

    《肩挑山高水长》,以淳朴而又略显稚嫩的笔墨,回顾中铁十八局向莆铁路建设者难以忘却的战斗历程,展示他们呕心沥血的生动画面,再现他们征服险阻、改造自然、勇克时艰、团结奋斗的峥嵘岁月;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地真实记录建宁、泰宁、将乐三县政府和人民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路地共建的感人事迹。透过一篇篇情感真挚的作品,从中不仅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孕育和升华,更感受到建设者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赤诚之心。

    中铁十八局有着悠久而光荣的传统。从当年的铁道兵第八师到1984年兵改工至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转战了天南地北的万水千山,参与了成昆、襄渝、京九、青藏、京沪等很多重要铁路以及引滦入津等很多重大工程的建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祖国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亲身感受到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在我当年的宣传报道中,有很多是反映中铁十八局的,并且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在燕山深处、桑干河谷的大秦铁路建设工地,他们白手起家仅用5个月时间就生产出急需的铁路桥混凝土大梁;在断层密布、石质破碎的白家湾隧道,这个局三处的掘进队硬是靠“土机”创造出全国最高施工纪录;在南国珠海、板障山下,十八局的500名干部职工仅用6个月时间就凿通了1200多米长、断面比双线隧道还大的隧洞;在鄂西山区、青龙山中,这个局的千名建设者只用10个月时间就完成亚洲断面最大的导流洞施工任务……《大秦铁路工地传来又一曲艰苦创业之歌》、《铁道部十八局青年在重点工程中屡建奇功》、《壮志撼山岳》、《清江壮歌》等,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着20多年前发表在中央报刊上反映这些事迹的报道题目,而且我的一本通讯集还采用《壮志撼山岳》这个书名,烙印之深,可见一斑。

    多少年没有接触这支队伍了,感谢向莆铁路指挥部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让我再次走近他们中间。我从一篇篇作品中,欣喜地看到这支队伍在新形势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听到这支队伍踏着时代节拍阔步前进的铿锵足音——向莆铁路的建设者,在武夷山区、密峡河畔,发扬优良传统,再现昔日雄风,展示了敢为人先、志存高远的豪迈气概,再创了令人瞩目、令人钦佩的辉煌业绩,留下了永不停歇、永不磨灭的奋斗精神。尤其使我感到高兴的是,这支队伍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能武善文。从这些叫人感染、催人奋进的作品中,感到不少干部职工的文字水平并不比专业写手逊色。这些作品文采不同,风格迥异,呈现出百花齐放、婀娜多姿的别样韵致。

    现在,当我读着这部书稿的时候,听说这支队伍圆满完成向莆铁路建设任务。干部职工分散后,又马不停蹄地风雨兼程,奔赴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各个工地。一个个侧身《饮马密峡河》中的主人公,又以旺盛的斗志、焕发的英姿,满怀豪情地投入到建设祖国、美化河山的新的战斗中……

    此刻,我的耳畔似乎又听到那首久远的充满浪漫色彩、优美旋律的歌声——那是一个兵种几十万人的队伍一茬一茬热唱几十年的《铁道兵志在四方》……“同志呀,你要问我们哪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铺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那个)鲜花齐开放……”

    有感于此,谨以《百花齐放映山河》为题恭贺《肩挑山高水长》付梓,并与全体编撰人员共勉,权且充“序”。

    原载《肩挑山高水长》一书(序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散文:村路
·下一篇:散文:心中的旗帜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百花齐放(上篇)
·特稿:襄阳黄龙:百花齐放迎游客(组图)
·春天里,茅山多彩之旅,百花齐放
·周再兴:春天里,茅山多彩之旅,百花齐放
·特稿:春天里,茅山多彩之旅,百花齐放
·《民族英魂》:百花齐放——推行中国式民主的尝试(1956—1957)
·麦凯恩爱引用毛主席语录 但经常会说错 把"百花齐放"说成"千花齐放"
·1956年4月28日 毛泽东提出科学、文艺都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1年4月3日 毛泽东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