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疾书的爸爸热好饭菜,沏上热茶,缝补衣裳,烧红炭火,倾听窗外一切可疑的声响……在东方欲晓的时候,您又悄悄把爸爸得以搁笔的“定稿”逐字逐句地誊清……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其中就凝结着您的心血!
妈妈,您追随着爸爸在上海、长沙、韶山、广州、武汉到处奔波,您的孩子便也在幼年时就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可无论环境多么险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有您,我们就有了温馨的家;有您,我们便真切地感受着爱与被爱。妈妈,您累吗?爸爸需要您,革命需要您,您的孩子同样离不开您!可是妈妈,那些让您辛苦操劳的日日夜夜,却成了您人生中最充实、最幸福的时光!因为更残酷的现实就摆在您的面前,为了革命,爸爸不得不在您的娘家、湖南板仓与您分别。爸爸走后,您突然发现曾经稔熟的一切都生疏了、隔绝了!多么可怕,您对爸爸从此再也无法事必躬亲了,再也不能够“重比翼,和云翥”了!您在《偶感》一诗中写道:“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是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留给您的只有欲哭无声的痛苦思念和无尽担忧!从十年前发现的您牺牲那年秘藏在墙壁里的手稿中,我们真切地体味出您对爸爸的挚爱是怎样地催人泪下!可就在那“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的日子,您仍不能忘却革命,您仍在板仓坚持地下斗争,即便后来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您也仍在杨柳坡、象牙山等地召开会议,领导了长沙、平江、湘阴边界的地下武装斗争,直至您被捕而壮烈牺牲。
亲爱的妈妈,失去您的日子,爸爸又是何等地痛苦!爸爸因“失”之痛,才写下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样沉重的句子,才留下“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的赞语,才谱下《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千古绝唱。在中国,乃至世界,谁都知道,“骄杨”就是您!“我失骄杨”的悲哀和缅怀之情,几乎笼罩了爸爸的一生。60年代初,我们请求爸爸把《蝶恋花》写给我们的时候,爸爸提笔把“我失骄杨”写成了“我失杨花”,当时我们还以为是他老人家的笔误,可爸爸却缓缓地说:“称‘杨花’也很贴切。”原来,爸爸是有意写成“杨花”,我们从爸爸凝望着窗外的眼神里,似乎看到了杨花似雪,纷纷扬扬于春天的绿海之中,弥漫于无限山河之间……亲爱的妈妈,爸爸对您的爱,对您的怀念之情,是我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爸爸曾深情地对我们说:“你们的妈妈是有小孩子在身边时英勇牺牲的,很难得啊!”爸爸完全能想到革命者和母亲集于一身的您,在最后的日子里处境的极度艰难和精神上的无比强大!是的,妈妈,即使您在大牢里被敌人折磨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您也忍着疼痛给岸英哥哥讲光明的故事,讲爸爸所做的一切不只是拯救一时一地的饥寒交迫,而将事关华夏的千秋万代!就是为了这个“千秋万代”,您才忍心抛下身边的亲骨肉,您才忍心抛下所有爱您的和您所爱的人,坚定地跨进了永生之门。亲爱的妈妈,您听见您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了吗?没有了妈妈,没有了家,三个孩子如何生存?他们只能成为上海滩的流浪儿……若不是失去您亲爱的妈妈,岸龙怎么会早夭?岸青怎么会落下终身也弥合不了的心灵创伤?
亲爱的妈妈,您用鲜血和生命为党赢得了光荣,也赢得了千千万万人民对您的崇敬和热爱。在您的生前身后,板仓的乡亲们都称您为霞姑娘,把您比做红霞,在深情地讲述着您的娴静、高雅、端庄、善良,讲述着您一件件朴实而感人的故事!10年前老家长沙县的乡亲们捐资修建了您的汉白玉雕像,从此,您便神采奕奕地矗立在板仓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仿佛又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告诉一代又一代人,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珍惜啊,珍惜!……
亲爱的妈妈,英雄的妈妈,我们爱您,想您──永生的妈妈!您知道您的孩子是多么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