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7日,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骆志勇,芦山党史编撰办马凤强、杨晨对已经85岁的正高级农业推广研究员、政协芦山县原副主席、原芦山县农业局局长刘锡祺征就芦山县农业农村改革历史进行采访。
芦山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改革
芦山县对“包产到户”素有渊源,早在1956年,芦山县社驻社干部吴明玉就提出了“包产到户”并于1957年2月在《四川日报》上发表了《包工包产到户能更好地贯彻责任制》的文章。芦山县委从1955年~1959年对“包产到户”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对“大跃进”及“人民公社”造成的“平均主义”“消极怠工”“生产资源的浪费”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抑制,使芦山在这段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尽管后来被否定,但所探索的历史经验被后来的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芦山“包产到户”的探索与实践激励着芦山人民“实事求是”地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
到1979年,尽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被安徽小岗村率先实施,但在全国还没有被认可和实施,芦山县委已经在全县推行“生产队统一经营分组作业,联产计酬”办法,着手解决“吃大锅饭”的弊端。1980年,推行“个人联产计酬责任制”,1981年,实行了统一经营前提下“联产到劳”“专业承包”“包干到户”“小段包工”“水统旱包”(水田集体经营、旱地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全县688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全县3.5万亩水田、7万亩旱地全部承包到户,几乎没有留有集体自留地。可以说,芦山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雅安乃至四川都是最早推行的,也是承包得最彻底的。农村土地也由原来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改为了村集体所有制。这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业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
芦山县农业结构的改革首先从种植业开始,一是耕作技术的改革。经过调整,全县“小麦开始上山”(与玉米套种)、“油菜开始下田”(水稻和油菜两季),从以前的“两季两收”变成了“两季三收”(增加了小春)。同时还增加了品类,如大豆、红豆等,其中,芦山红豆每年有400万斤左右的产量,在当时省内外还很出名的呢。二是引种制种。1984年一次偶然机会,芦山县在福建省山林市沙县引进了几万斤杂交玉米良种,同时,在清源、思延、芦阳等地又实施了玉米、水稻制种,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的制作加上引进的部分玉米种子,每年水稻达到12万斤左右,玉米种子达到30万斤左右。基本上使全县种子自给自足。杂交品种的推广和种植避免以前种植产量低、病害多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芦山县的粮食产量大幅提升。1979年芦山粮食不能自给,还得靠国家调拨300万斤才能勉强满足。但到1982年至1984年,全县粮食产量连续三年突破亿斤大关,创造历史最高水平。农村人均粮食过千斤,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为雅安地区其他县区解决了一些困难,为国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87年芦山县获得了农业部夏粮增收先进县,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推广
地膜覆盖技术,曾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白色革命”。与互联网、手机并称为20世纪三大产业革命,20世纪70年代引入国内。这项技术在芦山的推广却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1986年四川省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开会期间,省农业厅相关负责同志到处推广地膜覆盖玉米育秧技术,并推销地膜。当时,许多地方都有顾虑,推广阻力很大。芦山县参会领导思想解放,较易接受新东西,承诺推广玉米地膜覆盖育秧技术并拉回两车30吨地膜。
但是,当农业局的同志在全县推广地膜种植技术却同样遇到阻力,很难推广。于是,农业局的同志采用“欠账推广法”,将地膜賖给群众进行推广,结果成功在中林乡沙坪、林盘、新民以及双石镇等山区乡镇推广。这一推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芦山高寒山区乡镇种植玉米由于气候寒冷,种植时间迟,生长周期过短,经常无法成熟,因此严重影响产量。通过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有效增温、保墒、保肥、早熟,从而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