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
红旅频道
>>
作者专栏
>>
卢丽刚(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正文
网络条件下英烈祭奠的创新
2008-12-24 16:08:31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作者: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卢丽刚、方金珍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中
小
】
【
打印
】
【
投稿
】
【
纠错
】
【
论坛
】
【收藏】
E-mail推荐: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日益深刻的信息技术革命,以互联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且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同时,也向传统的革命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革命传统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中华民族光荣的革命传统,宣传英雄人物为国家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光荣事迹;第二种形式是,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体裁的电影,参观革命纪念馆、名人旧居等;第三种形式是,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先烈。而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与高科技沾边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越来越不受青少年的欢迎,教育者不得不寻求新的教育方式。网上祭奠英烈活动就是充分利用年轻人喜爱网络而开设的一个新的课堂─网络课堂。这一活动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亿万网友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参入。以“民族魂”和“血铸中华”两个网站为例,仅在2008年清明前后的七天活动中,瞻仰英烈和参与献花留言的网友就达千万人次。由此可见,网上祭奠英烈活动,已经成为在网络条件下人们进一步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忧患意识的,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与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
3、它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具有统摄、协调和驱动的功能, 能够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对处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观念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份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相互碰撞,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再三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网上祭奠英烈活动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途径。人们祭奠那些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们,能够激发他们对英烈的敬仰之情,对英烈精神的崇尚之情。而英烈的精神正是为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的精神,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民族精神,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由此可见,网上祭英烈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网上祭奠英烈的特征和优势
网上祭奠英烈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祭奠形式,它与传统的祭奠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和优势。
1、与传统的祭奠形式相比,网民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接受教育的人将更加广泛。
传统的祭奠方式是到烈士陵园,在英烈们的墓前或纪念碑下默哀、鞠躬、烧纸、上香、献花或献花圈等。这种祭奠方式只局限于亲临烈士陵园的人才具有教育效果。然而,由于烈士陵园有固定地址,每个城市的烈士陵园数量和规模都是有限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亲临现场祭奠,再加上市场经济加剧了人们的竞争压力,全球化的浪潮又加速了人们流动的频率等原因,许多人都没有精力和时间亲临烈士陵园祭拜英烈。
网上祭奠英烈,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它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无论人们处于世界的哪个地方、在什么时间,只要想祭奠英烈,人们就可以打开电脑在网上祭拜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正因为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与传统的祭奠形式相比,通过网上祭奠英烈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人将更加广泛。
2、与传统祭奠形式相比,由于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可重复性以及自主性和隐蔽性等特征,因此,参与网上祭奠英烈的网民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更加理性。
传统的祭奠方式只是同一单位、同一团队的成员在清明节到烈士墓前扫墓。而由于他们的职业相同、人生阅历也差不多、甚至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差异也不大,因而他们对于祭奠英雄的感悟是差不多的,相互之间所受的影响是有限的。
参入网上祭奠的人是来自不同地方、受到不同教育的、不同年龄层次、人生阅历不同的人,他们对于烈士的英雄事迹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他们在网上的评论也就出现较大差异。在民族魂网站上一位大学生网友说:“公祭英烈,将死者与生者、个体与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对牺牲者价值的再肯定,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位解放军网友写道:“公祭英烈,将对军人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将强化军人的英雄主义气节,激发出高昂的战斗精神,及至关键时刻,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定将义无反顾,直面死亡。”一群小学生说:“英勇的叔叔、阿姨们,您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们都从自己的角度肯定了公祭英烈的意义和抒发了自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他们相互之间看到对方的留言,对英烈的了解一定更为宽广和深刻,对英雄的崇拜之情也会更强烈、更加理性。而且,他们在网上的祭奠记录和留言感想是长久保存的,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再重新看到自己写的这些东西,重温网祭的感觉。
据一些烈士陵园的管理人员称,与私人墓地清明节的人声鼎沸相比,与声势浩大的炎黄公祭相比,“烈士陵园就比较冷清,瞻仰者寥寥无几,除了由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外,自发瞻仰烈士的人非常少” 。可见,传统的祭奠一般是由学校或单位组织去的,祭奠者到烈士陵园去祭拜先烈有可能是出于对组织权威的服从或是对社会舆论的屈从,而不是本人自愿的、真心的。这样,英烈的精神就很难震撼到祭奠者的内心。
由于网络具有自主性和隐蔽性,网上的行为完全不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因而,网上祭奠英烈完全是一种自愿行为,所以网上宣扬的英烈精神更能得到祭奠者的自觉认同。
3、与传统祭奠形式相比,网上祭奠英烈,不变的是对英烈的景仰和哀思之情,变化的是祭奠的方式和场所,这一变化使得祭奠英烈活动变得更便捷、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
传统的祭奠形式要亲自到英烈们的墓前,就必须借助交通工具,乘车乘船前往,而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年年在这一天去扫墓的人特别多,每年这一天通往墓地的道路都严重阻塞。2008年清明节,是我国正式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个清明节。这一天到底有多少人去扫墓,全国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各地都有对这一天扫墓人多车堵现象的报道。如:清明节这一天,仅杭州就约有90余万市民,到半山、南山、钱江等陵园扫墓祭祀,比去年清明节净增加了23万人。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车辆碰擦事故略高于往年,各类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达2700多起 。另外,在墓前烧纸、烧香也很容易引发火灾。据报道嵩山林区因清明节在坟前烧纸、烧香引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450亩。而山东省林业部门的数据表明,清明前后上坟烧纸引发的火警火灾常常占到三成以上 。
网上祭奠可以足不出户,人们在家就能够祭奠英烈。这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到烈士陵园去,而又特别想借清明节祭祀来表达自己对先烈们的景仰和哀思的人来说,就显得特别方便。同时,网上祭奠又避免了交通的拥挤,这既保障了祭奠者的人身安全又对城市的交通顺畅作出了贡献。而且网上所烧的纸、上的香也都是虚拟的,不会引发灾难。
清明节,大家长途跋涉、辗转返辙到烈士陵园祭奠英烈们的亡灵,为烈士们烧纸、上香、献花、献花圈等,会浪费大家许多时间和金钱。同时,烧纸、上香也会弄得纸片到处飞舞、烟雾缭绕,影响空气质量甚至引发火灾。
网上祭奠活动只要网民们坐在家里或单位的电脑前就可以完成。所献的花或花圈、祭的酒也都是虚拟的,不会造成任何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也不会破坏环境,更加绿色环保。而且,祭奠英烈活动目的是为了缅怀他们英雄事迹,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因此,不在于要真正在他们的墓前献多少花、祭多少酒。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意思就是说礼的本意是反映人内在的情感和美德,也就是说,尊重传统、传承传统,不用拘泥于形式,只要有真实情感的表达就行了。也有人说:“祭祀的本质就是追思先人、教育后人,只要是发自内心的,洒在墓地的酒水和在电脑前流下的泪水同样真实” 。
三、推广网上祭奠活动,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
网上祭奠虽然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直观性不强、不易监管等。我们在推广网络祭奠时应该努力克服这些缺点,使网络祭奠向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
1、要加强宣传,引导人们对这种新的祭奠方式的认同。
从目前的情况看,年轻人对网上祭奠英烈这一形式接受的非常快,大多数中老年人还不能接受它,他们认为网上祭奠见不到逝者的坟墓,体现不出祭拜者的真诚。对此,新闻媒体应该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来宣传网络祭奠的好处,告诉人们,祭奠英烈重在表达情感,而不在于祭拜的形式,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像资料来增加感观效果。各级政府部门应号召和组织当地人们在网上祭奠英烈,把这种公祭形式作为“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典范,让网祭渐渐深入人心,然后,再将它由公祭慢慢推广到私祭,使网祭成为文明祭祀的重要形式之一。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萍乡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loading...
评论加载中...
·
卢丽刚、黄三生:弘扬苏区精神,大力发展瑞金红色旅游
·
卢丽刚、李海晶: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品位提升及深度开发
·
卢丽刚、黄三生:湘鄂赣区域红色旅游合作的机制创新探析
·
卢丽刚: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
·
卢丽刚、卢静:赣东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诊断及对策
·
卢丽刚、时玉柱: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
卢丽刚、黄三生: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开发策略
·
卢丽刚、李海晶:崇义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
卢丽刚、卢静:井冈山红色旅游市场定位及其营销策略
·
卢丽刚、周琰培: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本
站检索:
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来源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
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