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沂蒙精神: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浩浩沂水、巍巍蒙山,有多少英雄故事在这里传扬。北京天安门东侧,国家博物馆,正在这里举行的《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200多幅历史图片、80多件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栩栩如生的雕塑、原汁原味的民歌,勾勒出历史的厚重、现实的精彩。自8月16日开展以来,每天约1.5万人次的参观者,在这里驻足,重温峥嵘岁月,感受壮志豪情。
浩然之气
这是一块被鲜血染红的热土。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党中央指示下,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此后,蒙山沂水间发生的大小战斗数以万计,几乎每一座山头都发生过激烈的战斗,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抗击侵略者的感人故事。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主题展览之一,《沂蒙精神大型展览》以大量的照片、地图和实物,再现了毛主席作出“派兵到山东去”的决定,八路军115师挺进沂蒙,罗荣桓、徐向前等将名率部抗敌等历史事件。
八路军行军时穿过的雨衣、用过的文件包、沂蒙军民使用的大刀、儿童团站岗放哨用的红缨枪……一件件珍贵的历史实物,将我们拉回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红色的烈士墙上镌刻着在华东战场上牺牲的62576名烈士的名字,浩然之气扑面而来。大青山战役中近千名烈士血染青山,粉碎日军的“铁壁合围”;渊子崖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的沂蒙人民用土枪、土炮、铡刀、镢头等与日军血战,杀死日军120余人,147名村民和地方干部壮烈牺牲……惊心动魄的战斗史料,令人心潮起伏、热血沸腾。“珍惜美好明天,烈士同志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中国人民是有骨气的”,留言簿上,这样发自青年学生肺腑的话语随处可见。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表示:沂蒙精神是崇高的精神,沂蒙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机关干部留言:观看展览如同接受了一堂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课。
总参三部离休干部刘承远已经是第三次来看展览了。14岁就当了小八路的刘承远是沂蒙人,展厅中的一切对他来说无比亲切。他认真听讲解,仔细看史料,还用相机拍下了不少展厅场景作为纪念,并将自己的书法作品《沂蒙精神 永垂青史》、《腾飞》送给主办方。他说:展览8月25号就要结束了,还没看够。沂蒙精神展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给人很多启示。
烈士墙前,许多参观者流着眼泪寻找自己亲人和战友的名字。航空航天部离休干部林树清在寻找着他弟弟的名字,老伴柳德贞则在寻找着她的舅舅。年过八旬的王锡祥老人告诉老伴说:“看见了吗?第三个名字是陈若克,她牺牲得很壮烈。”王锡祥老人一个一个默念着烈士墙上的名字,老伴在一旁告诉记者:“这里面,有很多人他都认得。”
鱼水之情
“巍巍蒙山高,滔滔沂水长,好红嫂啊永难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沂蒙儿女积极拥军支前,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华彩乐章,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一幅舞剧《沂蒙颂》的剧照,唤起参观者许多熟悉的回忆,沂蒙红嫂作为中国妇女拥军模范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其实,拥军模范又岂止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倾其所有扶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舍生忘死救伤员的祖秀莲、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喊出“谁第一个参军,俺就嫁给谁”的俊俏女子梁怀玉、用身体和门板搭起火线桥的李桂芳,送四儿一女上战场的模范军属“彭大娘”的原型王步荣……一幅幅弥足珍贵的照片,展现着这个英雄群体的风采;一针一线缝就的布鞋,述说着沂蒙妇女的坚韧。
70岁的蔡秀兰老人刚走进展厅就询问讲解员:“红嫂在哪里?我要向她鞠个躬!”面对红嫂群雕,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她含着泪说:“红嫂的精神太伟大了!我们应该以此来教育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后代。”讲解员告诉记者:象蔡秀兰老人一样,被沂蒙红嫂的事迹感动流泪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嫂”,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血洒战场,沂蒙儿女的牺牲和奉献,将永铭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