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一扇铁门拒守着交通要道。沛滕边县委便派共产党员刘家廉打入伪军任军医,然后逐渐与尹洪兴直接建立关系。不久,孙新民迈过刘家廉同尹洪兴进行了谈判。尹洪兴权衡利弊,答应撤掉南庄附近的几个据点。双方达成了互不为难、互不侵犯的协议。“大门”打开了。我湖东根据地逐渐恢复,连成一片,湖上交通线又恢复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干部从敌人的鼻子底下安全通过。
这条交通线,曾护送过刘少奇、陈毅、肖华、罗荣桓、朱瑞等领导同志。
1942年7月,刘少奇视察山东工作后,在张爱萍、曾国华等同志陪同下,过微山湖去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同志曾两渡微山湖。一次是1943年的冬天,一次是1945年的秋天。陈毅过湖,触景生情,留下了著名诗篇。“横越江淮六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舟扁月入画图。”
由于正确执行了上级的指示,开展了争取瓦解敌人的工作,湖上交通线一直畅通无阻。微山湖成了连接鲁南山区、湖西、华中、陕北的桥梁和中继站。抗日战争期间,微湖大队同兄弟部队配合,往返百余次护送我党干部从未出过差错,曾受到中央军委的电报嘉奖和中央首长多次表扬。
陈光、罗荣桓、肖华、黎玉四位首长,联名写信给独立支队赞颂道:“你们象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趟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
水上区
1938年3月16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夏镇。夏镇是微山湖东岸的重镇,是水产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是微山、昭阳西湖的烟喉。占据了夏镇,日军扼水陆交通,在沿湖一带修建兵营,构筑工事,抢掠财物,焚烧民房,好淫妇女,枪杀群众。还编造户口,颁发“良民证”,推行法西斯统治。
为开辟微山湖抗日根据地,1938年12月,湖西区党委决定成立了中共沛增边区县委,翌年又建立了统战性质的政权机构——沛滕边区联合办事处。下辖夏镇特区、沛七区、滕八区三个区。1939年8月,为组织发动渔彻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便在微山湖同昭阳湖交界处的大捐为中心建立了水上区。
水上区一俟建立,就形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很快打开了抗日斗争的新局面。水上区中有年青能干、办事果断的区委书记张延凯,有机敏风趣、驶船好把式的区长黄克俭,有胆大善战的副区长殷正平,有人称“老大姐”的妇女委员传玉梅,有说话慢声细语的“老实人大哥”、组织委员常德芳,有渔民中的小秀才、民运委员刘翰华。由于水上区一班人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全区十几个船帮(村)很快就建立了青、渔、妇、妹妹、儿童组织。区委还不断地在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到1940年10月,水上区共有党员20多人,成立了枪(箔)帮、清帝、载船帮支部和货船帮支部。枪、胃、载三帮支部书记刘流华,货船帮支部书记姜兴茂。
1940年7月,潘复生率领一批干部,由山东分局到达沛滕边区,准备过湖建立湘西区党委。因湘西形势紧张,日、伪、顽联合向革命根据地进攻,湖西地区已缩小成“一枪能打透的根据地”。潘复生等同志暂留沛滕边区,成立了湖西五县工委,潘复生任书记。五县工委在湖上召开了几次会议,沛滕边区县水上区每次都列席会议,并且负责会议的后勤工作。
1940年的9月初,根据县委的指示水上区委决定,留下一半力量,坚持湖上工作,一半由刘流华带队开辟新区。水上区委兵分两路,在百里芦荡,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救国团体,督促乡、保两面政权,筹集粮草和船只,供应五县游击大队进、出湖和驻扎休整的需要。一段时间,形势比较好,乡保筹备粮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