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淮北区党委和行署决定,在彭雪枫墓地修建“淮北烈士陵园”,并建造“淮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馆”。陵园中,铸造彭雪枫师长半身铜像一座,镌刻着彭师长及淮北抗日阵亡烈士英名录的石碑13块,还有淮北解放区阵亡将士纪念塔等建筑物。纪念塔高8米,塔顶有新四军战士铜像一尊。战士铜像身高5米,一手持枪,一手指向东北方向,表示一定要把日寇赶出中国。铜像形象逼真,雄风浩然。陵园的大门上,为李一氓亲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对联是:“半壁河山留战绩,两淮风雨慰忠魂。”
烈士英名永留人间
1946年6月,内战爆发。11月下旬,新四军四师部队和淮北地区党政机关先后撤离。国民党部队和地主还乡团进入淮北后,不仅破坏了烈士陵园,还把彭师长的遗骨抛撒在水塘里和路旁荒野。
一个目睹了敌人暴行的哑巴群众,利用黑夜冒着生命危险爬进陵园,从齐腰的水塘中和荒野路旁,把彭师长的遗骨一块一块的收集起来装进随身携带的蒲包里。然后他连夜奔向洪泽湖边,找到坚持在湖区斗争的我党游击队,把彭师长的遗骨交给游击队保管。游击队员用红绫把彭师长的遗骨包好,装入一个坛子,再放进棺木中,秘密埋在洪泽湖边的一个石岗上。
后来,由于坏人告密,哑巴被敌保长高欧魁抓住。高欧魁对哑巴严刑拷打,要其交出彭师长的遗骨。哑巴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947年3月,我军打回淮北,高欧魁和破坏烈士陵园的凶手被枪决。
1949年1月,淮海战役刚刚结束,时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冒着刺骨的寒风专程来到半城镇,看望久别的父老乡亲,凭吊牺牲的战友。当他目睹彭雪枫墓和烈士陵园遭受敌人疯狂破坏后的惨景时,无比愤怒,泪流满面。张震当即指示重新修建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
随后,人们把彭师长的遗骨从洪泽湖畔石岗上起出来,用棺木重新入殓后,安葬在一块新墓地上。新墓地的墓址,从原来的纪念塔南,移到纪念塔北。重建后的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烈士纪念塔巍峨高耸,纪念室宽敞整洁。如今,彭雪枫墓和淮北烈士陵园,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