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在成都召开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曾几何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庆市直辖。巴蜀文化,虽分为两支,但一脉相承,不分不离。今日四川,文化大省、旅游胜地:三星堆、金沙遗址,承载巴蜀文化几千年;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朱 德、邓小平,开国元勋总司令、改革开放总设计;李 白、郭沫若,历史大诗人,时代大文豪。……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显于博物,彰于文化。在新中国六十周年盛世的2009年岁末,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炫耀并传承着巴蜀文化成立了。 在12月29日的成立大会上。出席会议的国家文物局领导,四川省老领导,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文物局领导与来自四川各地博物馆界的同行们聚集在成都 •四川省博物院,庆贺和畅谈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的成立和文博事业的大好局面。 早在200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河南博物院考察工作时,就提出了“博物馆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成为我国博物馆工作的原则。前不久,李长春同志再次到河南博物院考察,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博物馆“三贴近”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博物馆建设的方向和目标。这就是“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力体现公益性、教育性、服务性的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使博物馆在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他要求:要把博物馆建设成为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传播先进文化、愉悦群众身心的精神家园;广大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二课堂;旅游业发展的新兴景点;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博物馆学会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研究和工作。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和落实李长春同志关于博物馆工作的指示。他指出:中国博物馆事业到了一个转型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要快速发展才行。我国现有2900多个博物馆,从2008年起,全国爱教基地和文化文物部门主管的博物馆、纪念馆已实行免费开放,如何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如何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是我们今天博物馆工作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责任重大。博物馆要面向社会,办成精品,认真落实“三贴近”,才对得起国家的投入。单霁翔局长从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至今已先后18次到四川指导检查部署文博工作。对四川的文博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寄予了极大的厚望。 曾担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党组书记,现任四川省社科联主席,并受聘省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长的老领导席义方,曾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多年,他深情的回忆了四川文化、文博事业的发展历程,勉励学会要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承文明、资证育人的作用,把学会办成集聚人才,形成力量,推动文化发展,普及知识,提高民众素质,传播文明的社会团体,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倖激情报告:中国经济发展已处于一个转型期,从一、二产业向三产业转移。在四川,文物市场、艺术品市场、娱乐消费市场在整个经济转型中将起到很大作用。四川旅游市场的兴旺,是因为有了文化。没有文化的旅游消费是低档消费,文化带动了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事业推动了旅游产业。现在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对文化的投入多,四川“5.12”汶川地震后,今年就向四川投入60多个亿用于文化建设。四川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没有因地震而延缓,目前,不可移动文物名列全国前茅。成都提出了要建博物馆之城,四川提出了从资源大省向文化大省发展,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文化事业中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