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贡献不只在军事方面。读他的大量讲话和文章,会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朱德有着及其丰富的实际经验(包括社会经验)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有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无论对军事工作、经济工作、党的建设,一说总能说到点子上,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并且提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表现出真知灼见,这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举例说,石家庄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一个解放的重要城市,当时一系列新的问题提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朱德给中央写报告,不仅谈了军事民主的重要经验,又指出工人对生活待遇的要求过高,以致有些工厂关门,会造成生产降低和经济衰落,是一种“自杀政策”。这个报告受到了中央的极大重视,把它转发各地,要求立即改正这种错误思想和错误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提出许多重要思想和主张,如:对经济管理体制,他给中央写报告说:“上边统得太死。”“现在中央一切都包了,整个社会不能发展,不能发挥下面的积极性。”他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要求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特别是指出山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人口和耕地的三分之一,有着丰富的自然财富(包括山货、药材、果树等),要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尽其力,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他说海南岛是“宝岛”,要发展热带作物,因为全国只有这一个地方适宜热带作物的成长。他一直十分重视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悉心指导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指出:“城市中的独立劳动者(包括大量的小手工业者在内)应该与资产阶级严格区别开,不应把独立劳动者与一般资本家放在一起,,统称为工商业者。”他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还要同日本、美国做生意”,“因为现在一切生产都是世界化的”。“民族关闭自守、民族孤立发展经济的思想,是违反在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开始的客观规律的。”“当前的问题是,要在很短时间内,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掌握起来。”他指出:“银行不但是一个发票子的机关,国家的投资都要成为银行的贷款”,“银行必须起监督作用”。他很早就主张军事工业要和民用工业相结合,说这是“社会主义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更是大家所熟知的。他的许多主张,在今天读起来,依然会感到他在多少年前就能提出这些远见卓识是多么不容易。
在朱德遗物厅,金冲及先生仔细地参观每件展品。(王海朋 摄)
金冲及先生高兴地与朱德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合影。(张纪元 摄)
前面说的这些,归纳起来,还是这两句话:一是朱德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起过别人难以替代的突出作用;二是朱德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它说明对朱德同志生平和思想的深入研究,并向社会作广泛的宣传介绍,使它不断转化为我们前进的思想财产和精神动力,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在沿途的参观考察中,我不时地向金老求教。我对他讲:我是学文博的,按照以物示人,以物育人,以物见证历史的理念,我们对朱德诞生地、朱德故居等纪念地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同时,在景区建设和管理中,维护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环境风貌,引导观众了解朱德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正确认识历史。金老高兴地说:这很好,历史就是靠实物来证明。历史是过去的事,是不能改变的。改变了的东西,就不是历史本身了。历史只有经历过才真正了解。
金老在朱德诞生地前留影后,又仔细参观了《朱德与母亲陈列》,他说,将历史形象化展示,群众更容易接受。
在朱德故居,金老坐在朱德当年亲手开凿的小窗前留影,领略朱德刻苦好学的心境。他说:朱总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真不容易啊!
在朱德故居纪念馆广场前,金冲及先生向朱德汉白玉像敬献了花篮,深情的三鞠躬致敬。对纪念馆的陈列内容,金冲及先生就非常熟悉了。我向金老介绍道:这个陈列展览,是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帮助指导下进行的。文献室的领导和专家亲自审定和编制陈列大纲,陈列内容以先生主编的《朱德传》为依据,以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和生动的艺术品及现代高科技陈列形式,围绕着朱德生平事迹展开,朱德思想和精神贯穿其中。展示了朱德同志从爱国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人民军队的创始人到红军总司令,从八路军总司令到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从开国元勋到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的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光辉历史。深受观众好评,获得了全国第七届(2006—2007年)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评选特别奖。
金冲及先生这次是到重庆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改调研活动的,并专门分别到朱德故乡和邓小平故乡学习考察。他说:有机会来这里,瞻仰了朱德诞生地和朱德故居,参观了朱德故居纪念馆,满足了他多年来到朱德故乡学习考察的愿望。由于时间紧迫,他随即去邓小平故里参观后就要马上赶回北京参加教育部的教材改编会议。得到这个信息,我又向金老请求:现在的小学课本和中学课本没有了“朱德的扁担”和“回忆我的母亲”这两篇文章了。这两篇文章是向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优秀教材,应该重新增补到教材中去。
参观结束后,金冲及先生在纪念馆的贵宾留言册上写道:“发扬朱德同志革命到底的精神”
——这就是历史学家心中的朱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