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朱德传》主编、《朱德年谱》主审,金冲及先生查阅了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朱德5000余件文稿、电报、书信、讲话记录等。1949年以前有关朱总的文史资料,他说他是看完了的,加深了对朱德同志的认识和崇敬。追寻史迹,他谈起了朱德: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但坦率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中,人们对他的了解和研究至今是很不够的。习近平同志在一次史学会议上,也讲到:“对朱德的研究是不够的”。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新中国诞生时朱德年事已高,在第一线的工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那样多,人们同他的接触和了解相对说要少一些;二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等人散布了大量歪曲事实的不实之词,甚至污蔑说他只是“凭老资格”,“没有真正当过一天总司令”。这种说法现在虽然没有人相信,但社会上不少人仍只是因为他的德高望重和崇高品德而尊敬他,对他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起过的别人难以替代的突出作用和在毛泽东思想形成中的重要贡献却了解不多。显然,这样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朱德在参加革命前是滇军名将,打过同北洋军对峙的正规战,也在滇西剿匪时打过两年的游击战。他后来说过:“打大仗我还是在那时学出来的。我这个团长,指挥三四个团,一条战线,还是可以的。”参加革命后,他又在德国和苏联学习过军事。这样的经历,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是少有的。
朱德故居管理局副局长林品强向金冲及先生介绍文物保护管理情况。(王海朋 摄)
金冲及先生在朱德纪念馆仔细地参观文物展品。(王海朋 摄)
中国的人民军队是在八一南昌起义中诞生的。这次起义失败了,它的余部(包括原来叶挺独立团的主力)是在朱德率领下,用革命的理想鼓舞部队,经历千难万险,到井冈山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陈毅说过:“如果当时没有总司令的领导,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台的。”那时在井冈山的谭震林说:“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部队大了,我们有力量打下永新。当然,在这之前打了茶陵、遂川,也占领了宁冈县城。那时不敢走远,因为国民党上来两个团我们就打不赢。可是朱毛会师后力量就大了,所以一打永新,二打永新,尤其是七溪岭打了一仗,这样就把江西来的三个师打败了。”从“国民党上来两个团我们就打不赢”到“把江西来的三个师打败了”,这中间发生的重大变化是明显的。
在井冈山斗争中,当时在主力团28团担任过连长和营长的萧克回忆说:“红四军在井冈山时期主要是朱德指挥战斗。”“不管遇到什么危险,只要朱德军长在,就感到踏实。”中央苏区几次反“围剿”的胜利,是谁在前线具体指挥战斗的?我曾经问过萧克,那时他担任过红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和独力师师长,他十分肯定地说,就是朱德在具体指挥。当年曾任红四军参谋处处长,红一军团参谋处处长,红一方面军代参谋长的郭化若,也曾经讲过:一、二、三次反围剿的电文,是由他先起草,交由朱德修改签发的。
对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形成,朱德有着特色的贡献。他自己回忆道:“记得在莫斯科学习军事时,教官测验我,问我回国后怎样打仗,我回答:战法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当时还受到批评。其实,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思想。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起了一点带头作用。”带这个头,自然非同小可。他又说过:“我们的用兵主张,可概括为: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的用兵方法。著名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就是毛泽东、朱德提出来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们请教过两位当事人,军事科学院院长宋时轮说是毛泽东提出来的,军事科学院院长萧克说是朱德提出来的。曾任朱德政治秘书的陈友群告诉我:他问过朱德,朱德回答:说谁都一样。
朱德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崇高革命品质和政治智慧。长征途中,在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复杂斗争中,毛泽东对他作了十个字的评语:“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率领八路军挺进华北前线,并担任军委前方分会书记,依靠民众,打开了敌后抗战的新局面。这是了不得的。回延安后,他又倡导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具体指导三五九旅到南泥湾开荒生产。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朱德,就没有现在大家熟悉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建国后,他对军队正规化和国防现代化作出的努力,也是大家所熟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