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南漳县荆山烈士陵园
地理位置:位于南漳县城东5公里316国道旁,涌泉镇龙头山顶。
历史背景:1970年至1974年间,在鄂西北荆山区域进行国防建设任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5768部队先后有39名官兵在建设施工中光荣牺牲。为纪念为国防建设事业而献身的烈士们,1994年75768部队和南漳县共同修建了“荆山工程兵烈士陵园”,将烈士们遗骨移至陵园集中安葬。2012年更名为“荆山烈士陵园”。
主要设施:陵园主体由正门、陵墓台阶、纪念碑和烈士墓组成,正门顶部为长城墙体,象征着烈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钢铁长城般的革命意志。陵园碑门正面的“荆山烈士陵园”九个大字是由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题写,烈士塔纪念碑正面的“为国防工程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碑名,由原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将军题写。
管理利用:荆山烈士陵园在开展烈士纪念活动,弘扬先烈精神上作用发挥突出。每年接待各界人士参观瞻仰1万人次以上。2019年被襄阳市委命名为第三批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十四、谷城县苏区革命历史展览馆
地理位置:位于谷城县南河镇苏区村
历史背景:南河镇苏区村被称为“谷城革命老区第一村”。这里曾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谷城县苏维埃政府、谷城地方红军创建和活动的重点区域。苏区村人民为谷城县苏维埃政府和薤山红军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付出了巨大牺牲。1931年春,薤山红军建立,苏区村几乎家家有人参军。在薤山红军反“围剿”战斗和苏区保卫战中,许多村民壮烈牺牲,牺牲人数居谷城县之首。为铭记这段光辉的革命斗争,谷城解放后将原“七里沟”更名为“苏区村”,并一直保留至今。
主要设施:展览馆室内布展面积300余平方米,围绕谷城苏区红色革命史和苏区村发展史进行布展。室内文字展板23块,实物展柜8组,重点展示了高如松、李亚声、李麟等人物的革命事迹。馆内放映厅配有电子展览专题片等影像资料,可容纳100余人观影。
管理利用:该馆自开放以来,先后接待各地党员干部、游客5万余人次,已成为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接受党史、国史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2019年被襄阳市委命名为第三批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十五、谷城县五山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位于谷城县五山镇。由黄山垭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九里岗“中共谷城县县级组织诞生历史展览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堰河村村史馆组成。
历史背景:谷城县五山镇是谷城革命发源地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有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革命老区黄山垭走出了参加五四运动的北大学子胡进吾,谷城最早的党组织发源地九里岗,孕育了孟国夫、王希林等革命烈士。
基本情况:黄山垭党史教育基地于2013年建成,主要由黄山垭革命烈士陵园,黄山垭革命烈士纪念碑、黄山垭山门、五山革命历史陈列室等组成。
九里岗“中共谷城县县级组织诞生历史展览馆”,于2017年建成。展馆面积300余平方米,重点围绕谷城县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历史、革命烈士孟国夫革命事迹和九里岗村发展史进行布展,拥有容纳100余人的电子展览影像室和会议室。
堰河村史馆展览面积达300余平方米,重点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堰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湖北明星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奋斗发展历程。
管理利用:近年来,社会各界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黄山垭、九里岗、堰河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活动,缅怀革命先辈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每年接待党员干部、游客数万万人次。2019年被襄阳市委命名为第三批襄阳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注:李家武,男,汉族,1962年2月6日出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退休干部,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副秘书长。现为新作家写作中心一级作家、《杨柳岸文学网》特邀编审作家、《中红网》专栏作家;中国智慧乡村研究院(香港)秘书长、北京智慧乡村创新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曾出版专著《岁寒知松柏》(约35万字)。全国各级报刊网发表作品500多篇。其中《思想的力量无穷尽》《不忘初心始于“慎独”》等10多篇政论性文章,被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求是杂志·《求是网》刊发;文学作品《家依东津鹿门寺》《红色基因虔于心》《襄阳的夜晚》等10多篇荣获全国性大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