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李家武>>正文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潘文郁
2018-06-11 10:07:52
作者:陈志华、李家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4.潘文郁英勇就义

    爱才的张学良下不了手,电复蒋介石,为潘文郁求情,“这个人通6国语言,很有才华,这样的人,中国还极少。”招致蒋介石严厉斥责。

    担心张学良作伪,蒋介石指定参谋长钱大钧监视处决潘文郁。

    张学良见潘文郁难以幸免,只得面见潘文郁说:“委员长发脾气了,他的脾气很厉害,我实在无法保全你了,你还有什么身后的事要办?”“死前,我想留下些想说的话。”潘文郁说。张学良惋惜地看着潘文郁,点头同意。

    潘文郁一夜未合眼,奋笔疾书到天亮。放下笔,他眺望家乡的方向——襄阳东津湾,那是坐落在汉江边上一座秀丽的小镇。此时,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红日正喷薄欲出。他长叹了一口气,少小离家闹革命,虽很少回去看家乡父老,却也没给家乡丢脸,只是,过早离开,所学和志向来不及再回馈家乡和革命事业了……

    第二天,也就是1935年3月3日黄昏,年仅29岁的潘文郁从容地走出张学良的官邸。据目击行刑的一个国民党军官事后描述,潘赴刑场的时候非常从容、镇静,面不改色,把双手向后一背,示意刽子手捆绑。然后,他转身,面向对准自己的枪口,视死如归。

    潘文郁英勇就义,张学良非常痛心。他后来曾对共产党员刘鼎说起潘案,感情沉重地说:“杀朋友是最不应该的,也是最难过的。”他说潘会6国文字,很有学问,是个人才。潘写过几万字的供词,讲的都是共产主义的理论、主张,和将来一定成功的道理。张说,他曾建议把潘留在武汉长期监禁,但蒋介石不允,最后还是杀掉了。言下表示不胜惋惜之意。

    不过,这段已经过去的历史在当今看来,更为重要的是:在潘文郁牺牲前,“一黎一潘,真格的殊途同归,把对蒋介石已灰心的张学良推上了‘革命道路’”。这才是潘文郁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1949年武汉解放后,周恩来亲自发电报到武汉,指示一定要找到潘文郁的家属,并作为烈属对待。

    “文革”期间,潘文郁的亲属被扣上“叛徒”家属的帽子。结束浩劫后,幸存下来的吴成方希望上级搞清楚“北京特科”以及潘文郁的情况。公安部史料征集办公室牵头,北京市公安局历时7年,终于查清了潘文郁不为人知的壮烈经历。

    1988年5月30日,在潘文郁牺牲53年后,民政部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重要推动者

    1.社会动荡背景下,潘文郁的表现突出

    潘文郁参加革命时期,正是国内新旧两种思潮激烈碰撞,新思想在旧思想旧势力的围剿打压下,艰难成长之时。

    在苏联期间,潘文郁积极进取,俄语水平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多次被选派为代表,参加各种演讲,成为当时大学里思想活跃,受人关注的人物。

    1928 年,国内政治斗争加剧,参加革命组织会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在国内一片白色恐怖气氛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苏联莫斯科郊外一个乡间别墅中举行。在这次大会期间,潘文郁身兼数职,既是代表参与大会议题,又兼做翻译工作,将一些外文资料进行整理汇编。

    大会期间,斯大林、布哈林都以国际共产代表的身份在大会上进行讲话,他们与周恩来、瞿秋白、蔡和森、项英等人进行广泛的思想交流,潘文郁全程参与并做及时翻译。他出色的外语水平,得到了中共和共产国际的一致赞扬。

    2.坎坷的革命之路,潘文郁翻译出蝴蝶效应

    1931年,党内派系之间对革命理念的不同理解使内部矛盾和与共产国际之间纷争不断。同时国民党继续给共产党以极大的社会压力,制造了数起对共产党的大屠杀,白色恐怖加剧。

    1931年6月22日,北平的共产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重要领导人向忠发、罗琦、杨鲍安被捕,胡章原叛变,此次北平中共高层的人员损失,让整个河北党组织猝不及防。

    王明接替李立三成为中共新的领导人后,潘文郁随即从上海调到北平。

    潘文郁初次来到北平,在西郊民巷的接头地点就被早已等候的特务抓捕。在敌特的审讯室里,潘文郁坦然承认自己为中共党员,在敌特对潘文郁威逼劝诱下,潘文郁于迷茫之中,写了自首书,并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这次的变节让潘文郁痛苦不已,心情低落至谷底。虽然他离开共产国际阵营,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变。

    为了对革命作出贡献,潘文郁开始将马克思的《资本论》翻译成中文,在此期间,他谢绝了国民政府对他的官职利诱,拒绝了到有倾日倾向的冯庸大学任教,连国民党大员戴笠的亲自相邀都被他婉言谢绝。此时的潘文郁一门心思进行译注工作,在回避外界打扰的情况下,终于将马克思的《资本论》译成中文,并以署名潘冬舟将《资本论》中文译本出版发行。

    这部中文译著一经问世,在当时社会知识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资本论》中新的思维和对社会进步的解读,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心灵体验。整个社会纷乱的现实,让更多人开始思考中国的未来,和中国应该走的道路。

    《资本论》一经出版,就被国民党当局列为禁书,禁止人民购买和阅读,但越是这样,更加激发了人民渴望了解书的内容,探寻真理的想法。人们想方设法搜寻这部著作,当时的社会革命家鲁迅、陈独秀等进步人士,也以署名文章发表对资本论的见解,《资本论》所形成的蝴蝶效应一发而不可收,这让翻译此部著作的潘文郁心中感慨万千,对自己为共产革命的贡献而欣慰。

    潘文郁的所作所为,让北平地下党重新审视这个曾经登报声明脱离中共的著名翻译家。经过多方考证和深入了解,党组织认为,潘文郁当时的所作所为,完全是被胁迫无奈之下作出的选择,他的自首,是有人指使之下的结果。在退出中共组织后,他没有出卖党组织,也没跟随特务去指认哪些人是党员,更没有参与国民党的一切活动。在其闭门自省的这段时间内,将马克思专著《资本论》翻译成功,北平中共特科领导人陈赓,将潘文郁的一切资料上报周恩来,周恩来特别指示,要以各种方式与潘文郁进行接触,在不引起国民政府对他警惕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将潘文郁争取过来,为革命做贡献。

    此时的中共对翻译人才十分渴求,特别是像潘文郁这样具有顶尖能力的翻译人才,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为此中央特别派出以周怡为首的联络员与潘文郁进行试探性接触。

    周怡的来访,让潘文郁明白了她的来意,此时他内心产生巨大波澜,对恢复为革命工作产生了很大的迟疑。周怡看出了潘文郁的内心斗争,她用真诚化解了潘文郁内心的疑虑,使潘文郁重新燃起为革命出力的信心。

    对于潘文郁的思想改变,北平党组织经认真准备,再次派出重要领导人吴成方面见潘文郁,这次见面,双方坦诚相待,吴成方将当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危险状况向潘文郁进行了说明,要让潘文郁在内心做好心理准备。潘文郁对此也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危机重重,但对革命信仰的执着和对共产主义的热爱,让潘文郁毫不犹豫地重新回到革命队伍当中。

    3.潜伏于敌特之间,潘文郁做出重要贡献

    在重新成为党组织一员之后,潘文郁再次找到新的人生目标。在中共特科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会观察熟悉各种适应环境的方法。

    此时国民党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关系紧密,每天都有大量情报进行互换交流,美国为了使其价值观早日成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派出了大量技术人员参与国民政府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帮助民国政府成立各种组织,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其对共产党的围剿和镇压。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指示潘文郁尽量接近国民政府要员,就这样,在戴笠再次邀请潘文郁到南京做客之时,潘文郁欣然前往,虽然没有当面答应戴笠要求其加入其特务组织,但按照党指示对戴笠说已经加入奉军,不好这么快喜新厌旧。但也许诺与其保持联系,以便能互相交换情报。潘文郁的想法,得到了戴笠的赞赏。

    不久,潘文郁在黎天才引荐下,来到张学良所在的东北军,他的才华立刻得到张学良的关注。

    1934年,张学良被蒋介石委任“剿总”,对解放区进行征讨,这使得潘文郁有机会接触到大量情报。

    在此期间,张学良对中共的一些资料很感兴趣,这使潘文郁有机会给张学良介绍共产党和共产党的一些主张,使得张学良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兴趣,对中共的抗战政策有了新的认识。

    张学良在此时将潘文郁看成心腹,把他安排在机要组当翻译秘书。这使得潘文郁每天都能够看到大量的英文情报,对其中很有价值的情报,潘文郁都认真记录并发给中共地下党组织。

    4.对中国革命的推动,潘文郁的价值无法估量

    潘文郁超人的才智,让他能熟练运用6国语言,成为当时国内翻译界的佼佼者。这样的人才在当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国民党政府更是对潘文郁的个人才华极为欣赏,但潘文郁在张学良这里,也受到极高的尊重和重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潘文郁不断接触民国的政治经济重要文件,将外国大量信息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在获得民国政府的赏识之时,也为中共提供了大量绝密情报,大大缓解了中央在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压力。

    后来的一次严重的“泄密”事件,让潘文郁的身份遭到暴露,在情况危急时刻,潘文郁没有选择逃跑,而是坚持将手中情报转移出去,潘文郁的被捕,震惊了整个民国政府,经潘文郁之手转移出去的绝密资料,已经不可计数。对民国政府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连美国对中国的各种机密文件都位列其中,受到波及。

    蒋介石对出现如此重大的“泄密”事件大为震怒,在对潘文郁查清其真实身份后,不顾张学良等人的劝说,执意对潘文郁执行死刑。

    1935年,年仅29岁的潘文郁英勇就义。但他对中国革命的推动和对革命作出的贡献价值却无法估量。

    潘文郁在其生命后期获取的大量情报,为中国革命扭转战局起到了关键作用,但要说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他人生失意之时,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译注,成为其人生最闪耀的光点。

    潘文郁对资本论的引入,让迷茫中的国人从这部著作里获得新知,资本论促进了国内知识界对资本以及国家性质的思考,各种评论和对社会时局的分析文章开始大量出现在各种报刊上,引起了社会百姓对国家政治的极大关注,也使更多的人思考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性质。在资本论以及其他革命进步思想的启迪下,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毅然投身革命的怀抱,为革命出生入死,并最终将革命进行到底,获得成功。

    潘文郁作为推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一员,正是他用对语言的熟练掌握,翻译了大量资料,使中国革命历程少走很多弯路,并最终掌握主动,获得最后的胜利。

    作者简介

    1.陈志华,女,1971年11月出生,汉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硕士研究生,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产学研工作处副处长、襄城区政协常委。曾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研究方向:高校智库研究。
    2.李家武,男,1962年2月出生,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本科毕业,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党建专业讲师、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曾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研究方向:党史党建研究。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论党史
·下一篇:无
·陈志华、李家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潘文郁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论党史
·回望这三年不忘初心 收获的是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里
·襄阳市加强党史遗址保护和利用让红色旅游红起来
·李家武:襄阳市加强党史遗址保护和利用让红色旅游红起来
·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深化地方党史事件和人物研究
·李家武:襄阳市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深化地方党史事件和人物研究
·马克思主义在党外的启蒙者
·陈志华、李家武:马克思主义在党外的启蒙者
·陈志华、李家武:马克思主义在狱中的坚守者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潘文郁
陈志华、李家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潘文郁
特稿: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潘文郁
尹拯山:忻州市岢岚县国税局、地税局一行来黑茶山四
特稿:忻州市岢岚县国税局、地税局一行来黑茶山四八
许世友将军全部子女: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特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怀念我们的母
陈开枝:《为理想奋斗的彭湃一家》序:不朽的丰碑 不
特稿:《为理想奋斗的彭湃一家》序:不朽的丰碑 不灭
王太行:王耀南天井关炸日寇坦克的故事(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