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作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法律建设的文化工程,作为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受到了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建设红色经典景区。目前全国重点建成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49个,创建4A级以上的红色旅游景区117家,推广拓展红色旅游精品线路65条。红色旅游市场日渐活跃,已成为中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了超常的综合带动作用。如何让红色旅游“红”起来?笔者认为:
让红色旅游“红”起来,正确认识、科学定位是前提。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视察时指出,要注重发挥好文化资源和红色教育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的优良作风,坚定跟党走。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不要搞偏了,如果搞成豪华游、休闲游、吃喝玩乐,那就南辕北辙了。这是事关红色旅游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指导红色旅游工作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要看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有了新的变化,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是必须把握好的大逻辑。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新作为要有新理念。“上层次、上品质”的发展要求,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优化升级的新特点,顺应了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点明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富民产业,其发展不仅需要政府主导,同时还需要政府扶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红色旅游开发的领导。
让红色旅游“红”起来,市场运作、挖掘“红色”是关键。红色旅游的内容是“红色”的,而红色旅游的落脚点仍应在于“旅游”。红色旅游要想“红”起来,关键还在于如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红色”内容挖掘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红色旅游开发要以招商为主,吸引民间、社会资本,不断加大投入。要整合项目,争取国家、省政策资金支持。只有多渠道融资,才能够保证红色旅游的资金投入。要注重抓好红色旅游品牌与生态品牌、古民居品牌的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融,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休闲活动的共生,努力形成红色之旅、生态之旅、怀古之旅、民俗之旅等品牌交相辉映、互相衬托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要立足地域特点,强化区域协作,共创特色旅游线路和品牌,共建无障碍旅游区域,实现区域大联动、大协作、大开发。
让红色旅游“红”起来,建立机制、服务管理是保证。发展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建立起一套高效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协调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府主导机制,将红色旅游准确定位,全面调控红色旅游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行业主管机制,实行旅游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密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市场运作机制,整合资源,组建旅游集团,鼓励和支持各种经济成分进入旅游业,形成多渠道投入红色旅游的发展格局。发展保障机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政府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红色旅游市场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