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回到红安
2024-05-23 16:17:21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韩中州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清澈的倒水河,从北向南纵贯红安县100多公里,粼粼波光映现着峥嵘岁月、闪耀着红色光影。倒水河是一条英雄河,无数红军战士、革命英烈曾在这里中流击水。倒水河是一条文化与生态之河,红色传奇、绿色生机,悠悠文脉赓续不绝。倒水河是一条母亲河,养育了河水两岸一代又一代的红安儿女。红色的云、红色的花、红色的血、红色的旗、红色的歌、红色的火焰、红色的流波……一切浸染着“红色”的记忆,显现着这座小城的气质,红色也由此成为这块土地的主色调。

    去年10月,我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红安老家。幼年时,我随父母离开大别山下的红安,辗转郑州一段时间,最后落户大娄山下的遵义。生在红安,长在遵义,我为浸润生活在红色气息中而自豪。这次回红安我还特意带上正在部队的儿子,让他走进这块血色浸染的土地,感受先烈的精神。2012年高考前夕,我建议儿子报考军校,被他一口回绝。高考成绩出来后,不知为何,儿子却转变态度,告诉我说要报考军校。我问他原因,儿子神秘地说,想圆我一个红安梦。直到后来才知道,他是读到从红安县二程镇田店村走出的韩先楚上将的故事后,才决定报考军校。二程镇(原二程乡)因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颐程颢兄弟在此办学而得名,这里也是我的故乡。

    一

    大别山麓、鄂豫皖边,革命的星火在这里暴烈燃烧,铁与血淬砺的旗帜映红这片广袤的土地。红安,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约14万红安英雄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安县的前身叫黄安县,1931年底,为纪念黄安战役的胜利而改名为红安县。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双方统一县名,又改回黄安县。1952年9月,为表彰黄安人民革命斗争的业绩,湖北省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正式批准将黄安县又改为红安县。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革命歌谣唱出红安英雄儿女朴诚勇敢、顽强不屈的阳刚血性,唱响了红安人民勇当先锋、舍生取义的精神。作为一种纪念和精神标识,这首歌谣还被红安人民镌刻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碑身上。著名的“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和“一图两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正是红安人民革命精神的真实写照。为了革命的胜利,红安人民宁肯自己忍饥挨饿,把有限的粮食节省下来,送给子弟兵做军粮。在革命队伍中,不少红安人“夫妻同伍”“父子上阵”“兄弟并肩”,甚至是满门英烈。

    二

    红安,在光辉革命史册上留下了笔墨浓重的篇章——黄麻起义。

    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总指挥部调集黄安农民自卫军全部、麻城农民自卫军2个排及七里坪、紫云等区农民义勇队千余人,组成攻城队伍。当晚,手执刀矛土枪的起义队伍,在夜色中从七里坪浩荡出发,杀向黄安县城。第二天凌晨,起义军发动猛烈进攻,喊杀声震天动地。作战中,攻城队伍从城西北攀梯而上,夺占了北门,并迅速攻入城内。他们奋勇战斗,占领了县政府、警察局等机构,歼灭了县警备队、活捉县长等一众官吏。最终,起义队伍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黄安城头。

    11月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成立。接着,中共黄麻特委根据中共湖北省委指示,将黄安、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及赶来配合起义的黄陂县农民自卫军一部共300余人,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1月27日,黄安反动势力勾结国民党军进犯黄安城。鄂东军在人民群众协助下,将来犯之敌击退。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国民党军取道宋埠、尹家河对黄安城发动突袭。鄂东军据城固守,最终因众寡悬殊,伤亡惨重,被迫突围。12月下旬,鄂东军仅存的72人携带53支枪离开黄安,转战到黄陂北部的木兰山。1928年初,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他们采用“昼伏夜动,远袭近止,绕南进北,声东击西”的战术,分散游击于黄陂、孝感、黄冈、罗田、黄安、麻城等县。这年5月,第7军进入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的柴山保地区,发动群众,创建根据地,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道路。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他们像扑不灭的烈火,顽强不屈、勇敢战斗,坚持革命武装斗争。7月,第7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到1929年5月,红31师发展到近400人,初步建成了以柴山保为中心,纵横50余公里的鄂豫边苏区。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洪流中,黄麻起义中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最终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

    三

    红安,为什么这样红?“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无数的牺牲赋予“红安”这个地名以血色。这些密密麻麻的名字,被镌刻在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而更多红安籍无名烈士在革命征途中血洒万里疆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血染的红安
·下一篇:无
·熊立功:红安籍开国将军刘飞扮演者郭建光使《沙家浜》一举成名
·特稿:红安籍开国将军刘飞扮演者郭建光使《沙家浜》一举成名
·袁秋华:青春祭——刘华清在红安的火红青春
·特稿:青春祭——刘华清在红安的火红青春
·程红星、张齐敏:红安县华家河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活动(组图)
·特稿:红安县华家河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活动(组图)
·湖北红安:以丰厚的红色资源讲好生动党课
·湖北首部大型红色实景剧《红安永远红》首演
·特稿:红安干部教育基地杨建文介绍利用红安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图)
·鄂豫两地共扬红色文化——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赴河南省参观学习(组图)
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