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周总理视察荆江大堤
2021-10-27 21:38:35
来源:《党史天地》2019年第1期
作者:许宏雷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荆江大堤,现在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是周总理不辞辛劳、顶风冒雪视察大堤留下的历史足迹永远印刻在荆江大堤之上。他那心系荆江两岸人民,高度重视荆江防洪问题的伟岸形象永远留存在荆江人民心中。
  1958年南宁会议之后,为落实毛主席提出的兴建三峡工程要“积极准备,充分可靠”的指示,确定治理荆江的基本方针,周总理风尘仆仆地飞赴武汉,开始长江考察之行。2月26日晚7时,周总理率领百余人的长江考察团乘“江峡”轮从武汉关溯江而上,视察了荆江大堤和长江三峡,整个考察活动历时十天时间。同行的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李先念,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周小舟、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书记李井泉,长办主任林一山,国务院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以及苏联专家、长办工程技术人员等100多人。
  早春时节,春寒料峭,江面寒风刺骨,船上滴水成冰。在武汉上船后,年届花甲的周总理就不分昼夜地投入紧张的工作。第一个晚上,周总理听取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苏联专家组长的工作汇报,分析探讨了长江治理的有关问题。
  2月27日,周总理在“江峡”轮上主持会议,听取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魏廷錚关于汉江流域规划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的汇报,讨论通过了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决定。周总理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一定要建好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确保质量;第二,要妥善安排移民;第三,设计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负责,施工由湖北省政府负责,省长张体学亲自挂帅。”
  2月28日,“江峡”轮抵达荆江郝穴段,周总理一行人在江陵县郝穴镇码头泊船上岸,冒雪察看荆江大堤。
  那天正下着大雪,呼呼的北风卷着雪花直往人的领口、袖口和裤腿里灌,堤上又泥泞湿滑。可是周总理毫不畏惧严寒,迎着江风,踏泥而行,每到一个重要险段,都要下车实地察看。周总理详细听取技术人员的汇报,仔细询问荆江大堤的历史沿革和人民抗灾的情况。在郝穴矶头,周总理指着前人在当时条件下,为改变水流而保护大堤修建的群矶赞扬说:“这是公元1780年建筑的,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和古代水利专家的智慧。170多年前就有了改变水流的思想,可不容易啊!”
  历史上,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频繁而且严重。从汉初开始到清末的2000多年中,荆江地区共发生大小洪灾200余次,平均约10年一次。19世纪中叶,连续发生两次特大洪水。1860年(清咸丰十年),南岸藕池决口。1870年(清同治九年)南岸松滋决口,并在北岸监利以下决口,两湖地区损失惨重。20世纪的1931年、1935年、1949年、1954年都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1931年共淹农田5000多万亩,受灾人口3000万,淹死14万多人,汉口陆地行舟,南京也被洪水淹没。1949年长江发生大水,险些造成荆江大堤决口、长江改道的毁灭性灾害。1954年洪水超过1931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保证了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安全。但长江流域仍有123个县受灾,淹没农田4700多万亩(其中分洪溃口淹没2500万亩),受灾人口1800多万,死亡3.3万人,国家大动脉京广铁路100天无法正常行车,1954年水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水灾。
  林一山指着郝穴铁牛矶险段对周总理说:“荆江河段汛期,最高洪水水位高出地面十多米,假如荆江大堤有一处决口,不但江汉平原几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将遭毁灭性的灾害,可能有几十万、上百万人被淹死,武汉市的汉口也将决口受灾,长江有可能改道。这个巨大威胁现在仍然没有解除。”
  周总理望着滔滔江水,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的防洪事关重大,它的安危影响到长江中游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长江防洪和黄河防洪一样,都是关系国家大局的问题,你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周总理转身问林一山:“解决荆江防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林一山说:“为了防洪,为了确保荆江大堤,加高培厚堤防只能是治标的办法。由于荆江大堤规模浩大,要使达到防御较大的洪水标准,其工程量非短期内所能完成。当然,修堤防汛抢险是当前主要的防洪手段。有了三峡大坝,也还要修堤防汛,但那时的安全程度就大不一样了。再遇到1954年那样的洪水,分洪区可能不用了。建立分洪区也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洪水的灾害。只有修建三峡大坝,迎头拦蓄调节汛期上游来的洪水(占中游洪水来量的70%)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洪水可能产生的大灾难。”
  周总理边看边听,频频点头,他还走到江岸边,俯下身子,查看了江岸崩塌的情况。这时,地上虽然地上积雪并不多,但是北风凛冽,大堤上天气相当冷,但是总理依然精神抖擞。
  在郝穴铁牛矶江边有一尊铁牛,这是荆州知府唐际盛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所铸造的。周总理手扶着这尊铁牛,辨读着牛背上的铭文:“嶙嶙峋峋,其德贞纯;吐秘孕宝,守悍江滨;骇浪不作,怪族胥驯;繄千秋万代兮,福我下民。”周总理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谈笑风生地讲述“铁牛镇水”的典故。他说,荆江两岸沿江险要之区,多有铸造铁牛祈求镇水的传统。这些铁牛神情专注,威严肃然,厮守江流,夜以继日,恪尽职守,代表着人们期望降伏肆虐洪魔的美好意愿。
  告别铁牛矶,周总理又顶风冒雪视察了祁家渊险段。祁家渊险段为郝穴河湾进口段,深泓贴岸,水深流急,外滩狭窄,堤内地势低洼,沼泽密布,每临高洪水位时有管涌险情发生。1949年汛期发生重大脱坡险情,半边堤身崩入江中,只剩下堤内侧薄薄的一片立在那儿,经人民解放军奋力抢护方才脱险,不然长江有在此改道的巨大危险。1950年冬修建长60米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并延长坦坡900米,同时退堤还滩,以后又逐年进行水下抛石加固,堤内排渗减压,险情得以缓解。
  视察完荆江大堤郝穴、祁家渊等险段后,周总理一行人又改乘汽车沿着荆江大堤奔赴沙市。下午2时,周总理在沙市与荆州地委负责人就荆江治理和荆江大堤加固问题进行座谈,临行时一再叮嘱,治理荆江,一定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沙市上船不久,在随行人员的引导下,周总理在船上远望了位于荆江之滨的荆江分洪工程进洪闸,听取了工作人员关于1952年工程建设和1954年工程运用的情况介绍,并详细了解了分洪区人民生产生活情况。远望雄伟的荆江分洪工程北闸,周总理的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几年之前,荆江分洪工程兴建之时。
  为了解决长江防洪这个要害问题,在党中央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林一山组织水利科技工作者从1950年2月便开始进行现场查勘,研究方案。荆江分洪工程方案制订后,经中南局报送了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同志听取汇报后,当即做出批准兴建的决定。1952年工程正式动工不久,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亲自挥笔题词。毛主席的题词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总理则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工程刚开工不多久,总理就打电话给从北京来到武汉的水利部党组书记李葆华同志,询问为什么中央没有听到荆江分洪工程有什么困难的反映,并说:“如果有困难不及时提出,我就无法负责了。”在总理的关怀与督促下,荆江分洪工程总指挥部所提出的各项要求,都得到中央及时解决。一个惊人的奇迹发生了:在中南局的领导下,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主体工程以及相应的堤防工程,总共用了75天时间就全部竣工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与湖北重点工程建设
·下一篇:血染的红安
·红色头条:尼克松为何点名要看39军?周总理感觉奇怪,毛主席:他还是不服气
·石寨生:革命爱情的楷模——邓妈妈端阳题字赠周总理(组图)
·周总理的“十条家规”
·宋平:曾担任周总理的秘书,官至正国级,今106岁,投身公益事业
·罗援:周总理诞辰日的一点思考(组图)
·张殿阁:七古·怀念周总理
·特稿:七古·怀念周总理
·郭英杰:周总理诞辰日 生前卫士赋诗怀念(图)
·特稿:周总理诞辰日 生前卫士赋诗怀念(图)
·张殿阁:五古·忆周总理邓大姐——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5周年(组图)
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