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记忆
毛泽东的武昌情怀
2021-10-27 12:14:26
来源:党史天地
作者:谢泽琼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了“四个自信”,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的确,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未间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国人民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优秀基因,滋养了中国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铸就了多少英雄人物,必将为实现中国梦起到精神支撑的作用!作为新中国一代领袖人物,毛泽东有着独特的“武昌”情怀。他坚持“以武而昌”及“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念,走上了井冈山,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针对当时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的政治形势,提出建立武装力量重要性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的出现与孙权“以武而昌”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武而昌”的思想是孙权首次提出的。东汉末年,中国进入一个战乱频繁、分裂割据的时代。浙江富春的孙氏家族在孙坚、孙策、孙权的经营下,逐渐成为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不断向长江中游扩张。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4月,毛泽东在东湖散步“权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以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县为武昌郡”。改鄂县为武昌意在“以武而昌”,表达的是积极主动进攻的心态,志在夺取政权兴盛天下。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毛泽东首先发言指出,党中央所犯的一个错误是没有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毛泽东的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这句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孙权“以武而昌”是密切相关的。毛泽东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知之甚详,研究颇深,《三国演义》是他从小就很喜爱的古典小说之一。考入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他在《伦理学原理》的批语中写道:“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遍《三国演义》《三国志》,恐怕连他本人也记不清了。他读《三国演义》,有时候是一次看完一本书,有时候是选择性地细看某一个故事章节,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见解和收获,他的军事理论,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三国演义》。毛泽东曾说,《三国演义》是他读过的“第一本军事教科书”,他指挥革命战争长达24年,“三国智慧”时常萦绕于脑海,许多战役中都会借鉴三国知识。
  正如毛泽东在后来的著作中写道:“八月七日,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成为他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点之一,使他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他放弃了留在中央工作的安排,主动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实践“以武而昌”的军事思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夕,毛泽东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处?剩有游人处。把酒酻滔滔,心潮逐浪高。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讨论了党的工作任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这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关键时刻,重新鼓起了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的勇气,为挽救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于8月12日回到湖南长沙,坚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不顾白色恐怖,毅然决然开始武装斗争,于9月9日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月19日,他指挥剩余部队往南转移,经过一个多月的千里转战到达井冈山,开始了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正如毛泽东自己所说,历朝历代哪个皇帝都是如此,就是找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才能有生存发展,最后方成大气候。“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是农民战争。毛泽东最熟悉中国历史和国情,才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全新的中国革命道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探索。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来到武汉,在处理完公务后,提出要到长江游泳。他热爱游泳,且技术高超。当时江面刮着六级大风,风急浪高,已是63岁高龄的毛泽东不顾劝阻,毅然下水。上岸后下榻在武昌东湖宾馆,晚饭厨师为他特意做了一道清蒸鳊鱼。饭后,毛泽东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历史上曾出现两个武昌,一是古武昌(今鄂州),另一个是今武昌(武汉三镇之一,1913年为纪念辛亥革命胜利推翻了帝制而命名),所以有“古今两武昌”的说法。按理说,毛泽东在武汉游得长江,又在武昌东湖宾馆吃的鱼,那“武昌鱼”的武昌应该指今武昌。但是之后,毛主席曾多次强调,他说的武昌指古武昌。1975年5月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说到:“我说才饮长沙水,就是白沙井的水。武昌鱼不是今天的武昌,是古代的武昌,在现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间,叫什么县我忘了,那个地方出鳊鱼。所以我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可见毛泽东指的武昌是今鄂州,武昌鱼也因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而闻名遐迩。
  毛泽东与武昌鱼的渊源由来已久。据毛泽东回忆,1922年秋,毛泽东遭湖南警方通缉,来武汉避居在包惠僧的住处。包惠僧请毛泽东吃了鳊鱼,并讲这叫武昌鱼。毛泽东赞不绝口,好一个武昌鱼!毛泽东一生对武昌鱼钟爱有加,1976年,是毛泽东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据张玉凤回忆,因毛泽东重病在身,仅吃了一小碗白米粥和一盘清蒸武昌鱼,度过了他人生最后一顿年饭。张玉凤后来慕名武昌鱼,专程来鄂州,追寻毛主席爱吃的武昌鱼。浩渺梁湖水,中有武昌鱼。与其说毛主席偏爱武昌鱼,不如说毛泽东更爱武昌。中国的“武”是止戈为武,是为了和平、安全、和人民的和谐幸福。应该说以武而昌的丰富文化思想,在毛泽东心里烙下了深刻印记。并且将“武昌”演绎得挥洒自如,淋漓尽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主席对荆江人民的关怀
·下一篇:血染的红安
·山河锦绣寄深情——周恩来视察武昌
·毛泽东与武昌鱼
·2021红色武昌旅游推介会举行 发布三条红色旅游线路
·雨天石:从武昌瓦窑巷走向延安的抗日老兵(组图)
·特稿:从武昌瓦窑巷走向延安的抗日老兵(组图)
·徐炜:武昌红巷里有三个方志敏(组图)
·特稿:武昌红巷里有三个方志敏(组图)
·黄黎民: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在武昌举行(组图)
·特稿: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纪念活动在武昌举行(组图)
·任少松: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闫荣安一行赴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调研(组图)
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两湖(湖北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