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西柏坡,打造国内一流红色品牌,是做大做强西柏坡红色旅游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省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期盼。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的活动。在旅游过程中,消费者更为注重的是文化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而文化和精神需求的满足与软环境、软实力息息相关。建设大西柏坡,应按照“红色是品牌、绿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人人是环境”的理念,全面加强软环境建设。
挖掘展示西柏坡历史文化内涵,塑造独具魅力的大西柏坡品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资源有了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就会平添无限魅力。一首歌,一首诗,一出戏,一个艺术作品可以承载一种精神,成就一种文化,激活一方水土,带动一方经济。这样的例子很多,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岳阳楼名扬天下;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使得西湖游人如织……
塑造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品牌,就必须在挖掘历史文化、弘扬西柏坡精神上下功夫、做文章。要建立西柏坡红色文化体系,成立西柏坡精神研究会,把西柏坡精神作为一个文化品牌深入研究,并借助“西柏坡文化艺术节”、“西柏坡论坛”等平台,大力弘扬和传承,彰显西柏坡品牌;要紧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个主题,请名家创作,名导策划,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集成一批以西柏坡为背景的舞台作品,通过戏曲、音乐、影视、图书、动漫等表现形式,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内容,让西柏坡元素融入社会各个环节和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增强西柏坡的影响力;要按照“以红为主,古俗兼容”的原则,整理、挖掘古代历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与西柏坡红色文化交相辉映、互为补充。
着力居民素质和景区文明程度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旅游本身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互动,旅游地居民的文明素养、景区文明程度、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感受,关系旅游目的地的声誉和竞争力。
基于此,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居民进行文明素质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制定和实施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完善旅游质量服务体系,开展“文明服务、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竞赛活动。
要依靠高校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通过行业岗位培训对导游人员、经理人员、经纪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改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建立旅游专业人才激励机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广揽人才,实现人才为我所用。
要对旅游服务人员和从业人员加强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教育,强化旅游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严厉打击销售经营非法出版物、假冒伪劣纪念品和文物等行为;大力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广告牌匾乱贴乱挂以及围追兜售等不文明现象;开展文明商户、文明饭店、文明景区创建活动,营造和谐文明优质的旅游环境。
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大西柏坡投资洼地
投资软环境是社会文明程度、干部作风、市场培育程度的综合反映,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在硬环境逐渐趋同的今天,谁能营造更好的投资软环境,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优化投资环境,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双赢”、“多赢”;要从“肥水不流外人田”、封闭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摒弃“你不求我不办”的官僚心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优化投资环境,关键是优化政务环境。要实施“阳光政务”,提高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推进服务理念、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的全面创新,为外来各类投资者、创业者提供优先优质服务;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对服务事项做出明确承诺。
优良的投资环境离不开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要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的公开性、透明度;清除不利于公平竞争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摒弃歧视和排斥外来人员的偏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稳护企业的安定,使投资者“投资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和我们心贴心”。
遵循旅游产业规律,实现大西柏坡可持续发展
大西柏坡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切忌非理性地一哄而起,遍地开花,造成景区生态环境的透支和资源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