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吕正操在冀中抗日前线。
在冀中走上抗日前线
电影《地道战》家喻户晓,可今天的年轻人已不知道,提起地道战就不能不提起吕正操。
1991年初夏吕正操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时,张学良还记得吕正操当年领导冀中抗日因发明地道战被起外号“地老鼠”。
可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吕正操率领冀中军民在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中,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这些事迹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搬上了银幕或舞台,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以及京剧《平原作战》等,都为这一时期的真实斗争作了艺术上的诠释。毛泽东曾表扬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谈及这段岁月,2005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吕老曾表示,自己的抗日决心是“受到冀中人民抗日热情的鼓舞”。
1937年“七七”事变,对于吕正操和当时他所率领的东北军六九一团的命运都是一个转折。当时国民党部队都在南撤,他们却提出了“向敌人后方退却,北上抗日”的口号。
当时吕正操率部随着五十三军离开石家庄,开赴冀中前线,准备和日本鬼子打仗时,目睹了冀中人民的抗战热情。“那时,我们还没有和冀中共产党组织接上头,群众是谁打日本就拥护谁。我记得五十三军开到任丘东北大苟各庄,后到永定河曹家务,当地群众帮助部队挖战壕,把自己家的门板扛出来支援抗战,送水送饭。”
吕正操所在的六九一团绝大部分官兵都是东北人,不断南撤,每个官兵都很清楚,这分明离家乡越来越远。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返回家乡,甚至也不知道,今后是不是还能回到家乡,能不能再见到亲人。南撤途中,士兵们纷纷说:“眼看着日本鬼子横行霸道,不让去打,真是活受罪。”“老子不干了,蒋介石不抗日,中国自有人领着咱们抗日。”
后来他们寻找机会,脱离了五十三军,在晋县小樵镇实现了改编。六九一团每一个官兵,此后无不始终牢记改编为人民自卫军的日期:一九三七年十月十四日。因为从这一天起,他们的团队走向共产党,走向人民,走向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走向了自己的新生。
得到冀中人民鼎力支持
小樵改编后,吕正操就率部走深泽,过安国,入博野,往蠡县,打高阳,一鼓作气北进,名震全冀中,不久,人民自卫军被纳入晋察冀军区领导。吕正操被任命为首任冀中军区司令、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公署主任,创建了华北平原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在吕正操的《冀中回忆录》中,曾详细描写冀中抗日部队的创建。
当时吕正操手下没有老的革命部队基础,除骨干为东北军六九一团一部约七八百人外,还有许多游击队(党领导的或自发的)、联庄、会门、伪军、绿林和抗日的半抗日的保安队。他们始终坚持“谁愿意抗日谁就来,我们就收编”的原则,通过加强党的领导,在连队建立党支部,建立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制、部队统一编制等方式,对部队进行收编整训。依靠着一支主力,最后统一冀中各种武装,改编为八路军三纵队。
作为冀中军区司令,吕正操在8年抗战中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冀中人民的支持。“冀中人民拆城墙、挖道沟,改平原为山地,是个创举。现在我们有几万人马,几万支枪,还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老百姓,力量不小呀!无论小鬼、大鬼,都能打败它!”在吕正操的记忆中,他始终记得贺龙同志的这番话,因为这番话也道出了他的心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吕正操曾写下“人民是靠山”的字幅,作为自己回顾历史的心得。“抗战爆发后,党领导冀中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了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冀中人民政治觉悟和抗日热情都很高,只要党一号召,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拆城、破路,工程量那么大,但动员令一下,群众就干起来了。”吕正操一直记得当时的口号是“破路、拆城墙就是抗日”。“那时部队里不论是首长还是士兵大家都昼夜不停地和群众一起,一面战斗一面破路拆城墙。对所有汽车通行的道路进行全面破坏,按统一‘规格’把纵横贯连各村庄的大道挖成大道沟。这些沟深两米、宽三米,汽车在道沟中无法行走,而老百姓的大车却可以通行无阻。”“日军为了通行方便,强迫群众平沟修路。敌人白天平了,晚上我们又组织群众挖开。还有打狗运动,也是这样,因为我军经常夜行军,狗一叫,目标就暴露了,我们就开展了打狗运动。老乡对自家的狗很有感情,可抗日高于一切,群众硬是忍痛把自家的狗都给打死了。据说,冀中一开始打狗,冀南就接上了,山东也跟着学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