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军民创造的多种独特作战形式,为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十分险恶的环境里,河北军民利用自己无穷的智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了很多独特的作战方式,并使之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反对日军“扫荡”、“蚕食”的重要作战形式。如令“敌人胆战心惊”的地雷战、“大显神威”的地道战、“神出鬼没”的水上游击战、“啄得敌人团团转”的麻雀战等等。这些独特的作战形式都是河北军民在抗战中的伟大创举,并被推广到其他地区。地道战、地雷战、水上游击战的运用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很大的牵制和打击,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外线作战,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河北人民积极参加根据地建设,在建党、建军、建政、群众工作和经济、文教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在晋察冀边区1941年民主大选中,晋察冀边区各地参选民众平均占选民总数的80%以上,中心区则达90%以上,游击区也达70%以上,妇女参选者达83.6%。
河北人民以多种形式支援、参加抗战。他们热情接待和照顾伤病员,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伤病员,“母认子、妇认夫、子认父”的事情在根据地经常发生。开明地主献铜、献铁、献粮,儿童站岗放哨送信,妇女做军鞋、军衣,共同支援抗战。在根据地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模范,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有爆炸英雄李勇、战斗英雄邓世军、子弟兵母亲戎冠秀、合作社英雄张瑞、抗日民族小英雄王璞等。还有被誉为冀中子弟兵母亲的李杏阁、太行杀敌英雄娄天朝和太行女杰李才清等。他们的感人事迹,鼓舞和教育着广大人民群众,进而推动了根据地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此外,抗战时期,河北各地还开办了许多学校,如1938年在深县创办河北抗战建国学院,1939年在唐县创办的白求恩卫生学校(后改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在陈庄开办抗大二分校,在南宫成立冀南政治干部学校,在阜平成立华北联合大学等等。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同时也为新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四、艰苦抗战铸就了河北抗战精神
河北军民在悲壮惨烈的抗战中孕育、产生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河北抗战精神,体现了燕赵儿女“慷慨悲歌”的民族气节和感天地泣鬼神的豪迈壮举。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激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抗战中,侵华日军丧心病狂,在河北大地上制造了多起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建立了5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其残酷暴虐令人发指。面对日军的法西斯暴行,河北人民不屈不挠,无畏无惧,始终进行着殊死的抗争和英勇的拼搏。如丰润潘家峪惨案后,20多名青年从血泊中站起,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亲人的尸体,走上保家卫国的战场。
英勇顽强、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河北军民赴汤蹈火,英勇拼搏,无私奉献。太行山麓,华北平原,狼牙峰巅,白洋淀畔,都涌现出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都留下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之魂。如为国捐躯的左权、包森、常德善,母子两代英雄白文冠和马本斋,不屈不挠的女英雄刘耀梅等,特别是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影响着后人,就连当时与之战斗的日军,也被他们的精神征服。抗战时期,河北留下姓名的烈士达10万多人。
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侵略和血腥屠杀,坚定了河北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御侮的决心和信心。在河北党组织的倡导下,燕赵儿女响应“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粮出粮”的号召,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组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
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抗战期间,河北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造了许多奇迹。如:不仅开创了北岳区和太行区山岳根据地,而且开创了冀中区和冀南区平原根据地;不仅创立了人民战争的武装体系和战略、战术、战法,而且创造了在抗战中改造旧社会、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例;不仅首创了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日民主政权,而且创造了根据地建党、建军、建政和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被誉为全国各地特别是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最好的参考和借镜”。这些,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开辟新纪元的一页”,集中反映了河北人民在敌后抗战中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抗战的烽火已经消散65年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抗日战争这段悲壮的历史。河北军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河北人民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河北抗战铸就的伟大精神将永存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