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走进荆门,寻访陈士榘故居——2025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系列报道之九(组图)
2025-04-03 15:50:26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荆楚大地是一片红色沃土,红色资源底蕴厚重。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厚植红色文化底蕴,推介荆楚各地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红色文化进企业、进乡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医院、进部队,中国红色文化交流促进联盟、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组织了此次《纪念‌中共七大胜利召开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3月31日,中国红色文化联盟副主席、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兼湖北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红网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编辑部主任、湖北省红色儿女联谊促进会会长、湖北四野后代联谊会会长、湖北省黎民红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革命后代黄黎民和寻访团赴荆门市参观考察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寻访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学习革命家的文韬武略,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厚植红色文化底蕴。

    湖北省荆门市团林镇陈家集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故居——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这座故居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士榘上将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居住地,更是荆门市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点,这不寻常的故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程和辉煌成就。积极投身于农民运动,为家乡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对家乡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兼军事建筑部部长和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等职。参与领导国防工程和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两弹基地工程任务,为中国导弹、原子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5年7月2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在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内展示的将军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历史故事及书籍,有将军写的回忆录《从井冈山走进中南海》,回忆解放战争的《天翻地覆三年间》,以及陈人康整理的关于父亲陈士榘的一些文章。

    陈人康表示,展示出来的目的,就是作为“红色家风”,代代相传,永远爱国爱民。读书学习、树立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如今这故居也成了地方党建的教育基地。

    陈人康还表示:父亲从这里走出去,跟着共产党和毛泽东开创了新中国,我们作为革命后代,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中国故事讲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据资料显示,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修建于清朝末年,占地数亩,拥有房屋十余间,采用土墙布瓦结构,三正三厅的布局显得古朴而庄重。故居外墙为石砖砌成,内墙则是土砖与木板相结合,木板上雕龙画凤,尽显当年工匠的精湛技艺。屋旁花园、鱼池相映成趣,屋后竹林、树林繁茂,门前一棵大树挺立,为故居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祥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故居也经历了风雨的侵蚀。内墙木板部分受损,前厅被拆,墙壁已经开裂,正屋仍保留着历史的痕迹。当地政府准备在建军100周年前继续修复和重整这座历史名居。

    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和革命精神。同时,故居也成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平台之一。活动组委会主任黄黎民、秘书长詹晓萍和革命家后代刘滨、林爽爽、陈人康、张晓龙、韦肖毅、刘煜滨、李放、刘晓春、严群力及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等20余人,在开国上将陈士榘故居及荆门烈士陵园拜谒陈士榘的塑像,向陈士榘将军的塑像及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鞠躬及绕场一周,表示敬意和崇敬。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走进郧西,参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2025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系列报道之八(组图)
·下一篇:无
·王清波: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邓成发家四代人94年护红军“叶司号员”守墓(图)
·特稿: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邓成发家四代人94年护红军“叶司号员”守墓(图)
·辜小娟、邵春慧:携手奋进!大悟县与湖北经济学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
·特稿:携手奋进!大悟县与湖北经济学院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活动隆重举
·汪东应: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赴湖北省大别山精神研究会学习交流(图)
·特稿:红安县红色文化研究会赴湖北省大别山精神研究会学习交流(图)
·走进襄阳,感受伟大革命精神的光芒——2025革命家后代红色荆楚大穿越活动(组图
·湖北省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召开
·湖北郧阳南化塘——解放战争第一枪打响的地方(组图)
·郧宣:湖北郧阳南化塘——解放战争第一枪打响的地方(组图)
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湖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