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在缅甸落成。戈叔亚 摄
“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日前,由重庆公益组织“中国远征军网”发起,抗战将领后人刘伟民全力出资、海峡两岸华人共建、重庆市设计院义务设计的“仁安羌大捷纪念碑”,在缅甸仁安羌落成。
据悉,这座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华人在海外修建的中国远征军纪念碑,是献给长眠异国的英雄们的纪念。
上世纪40年代
缅甸仁安羌大捷
缅甸仁安羌,曾是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与日军激战、勇救盟军的主战场。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卫当时中国仅存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英国盟军,打破日本法西斯联合德、意,会师中东的野心,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4月17日,中国远征军派新编66军新38师113团受命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油田的英军。
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获悉英军被围攻消息后,派出113团刘放吾团长星夜驰援。1942年4月19日拂晓,在刘放吾团长的现场指挥下,113团逼近日军阵地,发起攻击,并攻占日军部分阵地。日军反复冲杀,伤亡惨重,113团也付出全团伤亡近半的代价,最终攻下501高地,击溃日军,将油田区全部收复,救出被围英军包括英国名将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人,汽车100余辆,战马1000余匹,以及被俘的英军、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等500余人,接着又掩护英缅军第1师向宾河北岸安全撤出。
仁安羌大捷,是缅甸战役的一部分,也是中国远征军首次在境外取得的胜利。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涨国人志气,振奋了抗战精神,在盟军联合战斗中树立了中国军人的光辉形象。
上世纪60年代
英雄魂归无处
然而,尽管滇缅抗战战果辉煌,但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种种原因,缅甸政府铲平了大部分中国远征军墓地和纪念碑,致使中国军人魂归无处。
这些现状被重庆的有识之士所留意,早在2007年,重庆志愿者就建立起了“中国远征军网”,通过史料整理、文化作品创作等方式宣传,希望能唤醒民众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2011年,远在美国的华裔企业家、仁安羌大捷现场指挥官113团团长刘放吾的次子刘伟民先生,在与中国远征军网的负责人会谈中,获悉中国远征军忠魂在缅甸的状况后,双方一致决定在缅甸建立战地纪念碑,以此告慰亡灵,彰显民族精神。
刘伟民先生上世纪出生于重庆山洞,并随父在当年陆军大学重庆旧址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对抗战英烈表现了赤忱缅怀之情,决定纪念碑建碑费用全部由他个人出资。
同为远征军后人的重庆市设计院院长李秉奇,其舅父为在滇缅抗战松山中建大功的第8军军参谋长梁筱斋,在获悉纪念碑建碑一事后,给予了大力支持,承诺由重庆市设计院担任纪念碑义务设计工作。
不久,重庆市设计院相关人员亲赴缅甸实地考察,根据缅甸当地风俗,结合中缅文化特点,以“金刚宝塔”形制,表达出中国军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传统思想精心设计,最后在缅甸当地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终于完成。
2013年1月
纪念碑落成
今年1月,仁安羌大捷纪念碑落成,总高达50英尺,塔身所坐为一人高的四方基座,基座四面镶嵌白色大理石,镌刻了碑名、祭文、战史、参战将士名录,台湾的蒋孝严先生亲自题写碑名——“仁安羌大捷纪念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