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播报
神洲奇石迎国庆——作家文苑报特约记者迎建国76周年神洲奇石馆采风(组图)
2025-08-25 10:12:22
作者:作家文苑报特约记者 高建强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乙巳暑秋,作家文苑报主编、作家文苑报古冶特约记者站站长、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奇石爱好者:陈欣、高建强、刘志国、闫树军一行,025年8月22日,驱车百里赶到玉田邱家屯村,进行迎国庆76周年神洲奇石馆创建三周年采风活动。为神洲奇石馆馆长李治隆颁发特殊贡献奖荣誉证书、赠送作家文苑报。农家院内如沐清风,展馆展架上奇石千姿百态美轮美奂,讲述着东道主百转千回的创业故事……

    李治隆生长在种玉之乡,古迹传说自幼滋养着乡情家风。春秋战国时期,古昔战乱,民众逃难流离。杨伯雍随双亲至此,父母饥渴至极离世,草藏山野,雍守孝定居。开荒挖泉,担水浇苗。遇逃难流民,常舍水济渴。路边须髯老者饥渴晕倒,雍搀扶饮泉润唇,唤醒,背至自家。喂食糊口,数日康复,临别前老人塞雍一把石子,曰能种石得玉。旱苗无望,雍只得一试,果然产玉,造福了一方。此地因名玉田,且繁衍成当今郡县。北山幽寺风雨千年,“古人种玉处”凿字依稀、裂碑危立。地标名胜伯雍公园里,后人游历、追昔抚今……

    李治隆成年后被招工到开滦,掘进、综采、物供井上下历练二十余载,品行如玉,扎根转正。愈加尚玉爱石,多了慧眼和积淀。幸遇矿产夹杂的煤精石,古生物演化有机宝石亦称煤玉,虽不金贵,尤喜自珍。恰如他人生进取升华之正果结晶,启迪他爱企、爱乡、爱寻石、鉴藏石……

    岭坡风化山皮石嶙峋,如微缩峰峦洞天;坑口剥蚀的玛瑙、髓玉,源自远古火山喷发;“大化石”“树化玉”远走沙漠戈壁,省外海外背来;疏浚的河床、奔流的江边……隐藏着“黑陶”“彩陶”“硅化木”“黄龙玉”…… 随石农石友寻觅、挖掘、撷取、洗净尘沙,依据质、形、色、纹、韵命名予无名,按着皱、透、瘦、露、丑衡量美誉度,接续万余年石器文明史话,冠之于千余年赏石文化元素,各方面多角度考量端详,斟酌最美一面,主题终究发现,顽石接通灵性,配座上架、入室登堂、玩味展藏,价值得以体现,悦目赏心、雅韵绵延、赏玩品鉴、妙曼艺苑、造化弄人,及至修身齐家、誉美天涯……

    他迷奇石、搞收藏、石来运转,连带妻女、双亲、全家、藏友都来充电放电。积善之家、厚德载物。溪底清浅,龟影静卧……捧出水面,亦如紫砂壶般莹润周正,陶然天成,“壶嘴”迎击上游、“壶钮”浮现中流、“壶柄”余韵下游,圆雕般三点一线,水迹如“大开片”织网连贯,嘘叹流水雕工、累世沧桑……土石堆中微显一角端倪,他拉来锹镐工具,挖了多半天,确认小车远拉不动,回头去开三码车,拉上仅在家的老娘助阵,才将千斤山料运回家,“望天吼”不仅神似,且自然“开窗”透光含玉,成为他又一镇宅之宝……黑陶石把件,多年赏藏无以复加,至壬寅虎年顿悟,恰如兵符虎子、蓄势待发。新修的门院,正房、厢房、倒座,堂里屋外,窗台、炕上、床下、柜顶、角角落落,摆放大小奇石成千上万,精品美玉、玛瑙、宝石百里挑一,田黄石、陨石、“鸽子蛋”以克论价……定制摆台展架,揣摩堂口雅号,微信朋友圈到视频直播,加入奇石协会,风生水起颇有奔头。

    三年前,华夏精短文学学会的工友们,“戴口罩”帮他挖掘整理文化资粮,采编宣传创业事迹,赠送书画奖励,颁发创作基地贡献证书,书写刻制木匾,举办奇石馆接牌仪式,“神洲奇石馆”载着传奇雅趣圆梦。在公司文化活动中,为他独辟个人石展,斟酌珍品命名,协助他精挑细选,参加北京奇石展,“奔马图”和“永乐之父”两石喜获金银双奖,且“多子多福”玛瑙被地矿专家购藏。

    一件件收藏,神似形似,甚是称奇,为迎接国庆献上了好礼!

秦始皇

朱元璋

圣母

弥勒佛

鲸鱼

犀牛望月

奔马

神龟踞宝

凤翔盛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退役的火车站,成了解放纪念馆
·下一篇:无
·红色联播-王国庆:在不忘历史之痛中砥砺前行
·吴国庆:传承千年窑火 致敬峥嵘岁月(组图)
·吴国庆:欢送军校新学员(组图)
·魏庆:我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16次天安门阅兵的故事
·吴国庆:浮梁县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主题晚会
·中红网-吴国发: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欣喜若狂——回忆1965年参加北京国庆盛典
·中红网-冯印芳、王国庆:敬老院一场特别报告会:雷锋宣讲团团长故乡话英烈(组图
·中红网-杨国庆:为永远的战士塑像——浅评吉方君的中篇小说《准备战斗》
·中红网-杨国庆:红安红色文化的忠诚传播者——罗厚斌:点亮红色文化传播的朋友圈
·吴国庆:皖赣两县开展省际红色文化交流(组图)
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河北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