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是华北的屏障,长城是燕山上的卧龙。
抗战年代,遵化锁龙山周边曾是革命老区,晋察冀冀东军分区驻扎在这一带,李运昌司令员、包森副司令员兼八路军十三团团长,史称“千里击强虏、亮剑长城东”抗日将领,亦《亮剑》主人公原形。钉甲岭、上下峪村隐蔽着八路军兵工厂、被服厂,乡亲们作军衣军鞋、纳鞋底、烙大饼,身背肩挑支援前线。落后步枪、子弹、地雷、手榴弹、大刀片装备的子弟兵们,浴血长城,威震敌胆。
“信号树”倒了,日伪军扫荡又接近了村口………兵工厂闻讯紧急转移,炼铁炉太大带不走,要被日军发现,对部队和村民的损害后果不堪设想,敌情紧迫来不及多想,只能就近抱来庄稼秸秆捆遮挡掩盖,转眼鬼子就将进村,奇的是铁炉竟没把柴禾烧着、连点烟都不冒了,外形就像个大柴禾堆。迷惑强盗耳目,躲过了一场劫难。
1941年腊月十七下午,十三团三营十连三个排,在刘备寨山北,激战驻遵化日伪军,天黑时,奉命向在卢各寨团部、司令部靠拢。迁回至第二天拂晓,战士们没顾上吃饭,天已大亮,为掩护机关和首长,停留在下峪村,被围追敌人包围,我连抢占下峪北山,遭受敌军猛烈扫射。因连续作战、装备简陋、弹尽粮绝,几次组织突围,终因寡不敌众,全连一百多人大都壮烈牺牲。据后来曾任山西太原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幸存战士孟广丰老人回忆,记得牺牲在自己附近的多为遵化人,孟步金,十五岁,白园村人,牺牲在山腰大石头旁;方样,二十来岁,平城子附近人,被迫击炮炸去一条腿;不知名刚结婚的左阳庄人,挣扎着向战友招手好像有话要说;女卫生员牺牲在山间地坎....
日军撤离后,炮火洗劫的山岗萧瑟沉寂,李运昌发展的第一批党员民兵自发上山,寻找能有救的战士,保护掩埋烈士遗体。山那边这边就近背到山下,分别安葬。下峪村王连福背烈士下山、掩埋入土……现在叫“五座坟”。
王洪成子承父业,每年上山为烈士扫墓填坟,拨除荒草、烧钱、填土、磊石。
后来得知的烈士家人也来过,听说看到小洪成父子对烈士墓赛过亲人般的护卫,无不敬佩称赞,含泪握别放心地走了。
王保路初中毕业后,也一直追随父亲王洪成,为龙山解锁,开发卧龙山红色旅游建设,让卧龙腾飞。
1999年秋,始建抗日烈士纪念碑,先是砖结构,后又用汉白玉石板加固完善。2003年,改建为花岗岩雕刻。请遵化县文化馆馆长王瑞生题写碑文,交由曲阳刻制而来,找大型汽车运上山腰,施工屹立于龙脉心脏。碑高九米、宽三米,正面刻写“杭日先烈永垂不朽”血红大字。碑身后面铭刻着那次悲壮的战斗历程,缅怀凝铸成碑顶一颗五角闪闪红星。
2000年,建成国内仅有首座伟人馆,专程去天津、汤县联系、定购、置办来,毛、刘、朱、周、邓开国领袖铜塑上身头像,五伟人聚首同堂、佑我中华。
每逢“二月二”和清明时节,附近学校都组织来给烈士祭扫,给伟人鲜花。双A景区旺季游客多达十多万人,开展爱国、爱乡活动,这里成了红色教育基地。
近年,筹资近亿新建革命纪念馆,烽火岁月创办的《救国报》布展项目,已由唐山劳动报社签约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