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毛泽东离开北京来到石家庄休假。大家都知道,主席是个“工作狂”,而且当时新中国成立才一年多,各种工作千头万绪,朝鲜战场激战正酣,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北京休假,并且一休就两个多月呢?这不得不说到抗美援朝和毛岸英,当时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在周总理手里压了一个多月没敢告诉主席,直到1951年元旦过后,抗美援朝进展顺利,朝鲜战局稳定后才告诉了他。毛泽东对毛岸英是寄予厚望的。可以想象,毛岸英的牺牲对主席的打击有多大。为减轻毛泽东老年丧子的哀痛,中央也决定让他休养一段时期。
毛泽东当时住在石家庄新建成的一座保育院,也就是现今白楼宾馆(后更名太行国宾馆)的所在地。在石家庄休养的日子里,他集中精力投入了编辑工作。在这里,毛泽东对《毛泽东选集》进行了严格的选稿编目、修改文章、撰写题解注释,此外他还亲自参加了一些校对工作。当时毛泽东的办公桌上、床铺一侧摆的都是书籍、文件。他每天上午八点钟左右睡下,下午三四点钟起床,然后就是伏案工作。入夜,万籁俱寂,只有他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明亮。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工作,《毛泽东选集》一卷的编辑工作终告完成,脱手发排。《毛选》一卷这本光辉的著作的编纂就完成于河北石家庄的白楼宾馆。
4月底,毛泽东离石后,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领导商定,将保育院保留下来,用作内部招待所,接待中央领导和其他重要宾客。从此,“小白楼”便代替了保育院的称呼。
从1954年开始至1964年,毛泽东几乎每年都到秦皇岛北戴河休假,据资料记载,毛泽东曾十次到北戴河、三次到山海关、两次登上山海关长城,并对秦皇岛市的工作作过批示、指示。
毛泽东在北戴河海滨。(1954年 侯波 摄)
毛泽东来到北戴河后,住在中直疗养院一号平房内,休闲之余仍然日理万机,除去召开各种会议之外,还要审阅各地发展农业合作社的报告,批阅堆积如山的文件,为《人民日报》修改社论等,每天工作到晨光破晓,偶有空闲,读读史书算是毛氏特色的一种休息。据资料整理可见,毛泽东1954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1955年修订《关于农业合作社化问题》、1956年修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1957年修改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尤其是1958年、1960年和1962年召开的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更是日以继夜地忙于工作,在这里呕心沥血谋划新中国建设伟业。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写下诗篇《浪淘沙•北戴河》
说到北戴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一首著名的词《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首展现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的词,是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时创作的。也正是这首词,让秦皇岛北戴河更加名扬天下。
(作者:郭冰,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