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政(1906~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我军第二任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因其在我军政治工作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被授予大将军衔。谭政一生历经坎坷,1960年因受林彪等人的迫害被打倒,“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被关了将近9年。1975年被释放后,他人生的最后8年又是在病榻上度过的。有人说:“如果王长德在的话,谭政的晚年可能不会这样悲苦和孤独。”可惜,谭政的夫人王长德已经先他17年离开了人世……
两个苦命人相会延安
谭政和王长德二人结为夫妻前,都是有过配偶的,可是他们的第一段婚姻都是在痛苦中结束的。相似的经历,使二人更容易沟通。
谭政10岁那年,在父亲的安排下,住到后来也成为开国大将的同乡陈赓家里读私塾。谭政虽不愿意,但对父亲的安排却也无可奈何。唯一使他感到欣慰的是,陈家有个可爱的小妹妹叫秋葵。他与陈赓的四妹、7岁的陈秋葵青梅竹马,相亲相爱。那时候,湘中一带农村时兴早婚,子女到了十一二岁时,大人们就要将他们的婚姻大事提上议事日程。看着谭政与秋葵二人情深意笃,谭、陈两家的长辈自然是喜上眉梢。不久,两家择定吉日良辰为晚辈定下了这门婚事。1924年,谭政从东山学堂毕业,陈、谭两家便为他与秋葵完了婚。当时谭政18岁,陈秋葵15岁。婚后,谭政常与妻子谈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今后的路怎么走呢?是吃祖辈的老本,还是自闯天下?小两口经过周密考虑商量,最后决定,谭政走哥哥陈赓的路,携笔从戎。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谭政只身投奔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特务营任营长的陈赓。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他和妻子的永别。半年之后,陈秋葵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有挺过来。直到咽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她还用双手把丈夫的信捂在胸口上。后来,谭政回到家乡的时候,家人告诉了他妻子秋葵临终前的情景,他哭了:“她真是个贤妻啊!”此后13年,尽管不断有人给谭政介绍对象,他却一直没有能从对亡妻的思念中走出来。
王长德是四川阆中人,1916年秋天出生在阆中水观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刚读了几天私塾,便因生活所迫,给人家当了童养媳,天天起早贪黑,还长期受丈夫和公婆的打骂。这样的日子小长德再也不想过下去了。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转战到阆中水观镇,并在此建立起了中共阆南县委、阆南县苏维埃政府。刚刚17岁的王长德,勇敢地冲出了封建牢笼,参加了红军。生性活泼、爱唱爱跳的她把歌声和欢乐带到了红军队伍中,首长和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川北幺妹”。很快,王长德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又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川北道委巡视员。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红军伤员增多,红军部队扩充医院,王长德就被调入了工农红军总医院,担任连长,后又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这期间,红军的战事十分频繁,伤病员不断增多,但王长德却不怕苦和累,对伤病员照顾有加。久而久之,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连长姐姐”。1936年1月,王长德任大金川省委侦察队队长。一次,她亲自带领侦察队追击一伙顽匪,历经一天一夜,不仅生擒了匪首扎布冬西,还缴获了大批金银、麝香等贵重物品。红军女杰王长德的传奇故事也在部队中流传开来。
在王长德创造传奇的时候,谭政也在书写着自己的辉煌。自从走上革命道路后,他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第三十一团党委秘书,第四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第十二军和第二十二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了秋收起义、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以及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并历尽艰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谭政是个爱好学习、喜欢思考的将领。在近10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决支持毛泽东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军队;在工作中重视总结战时政治工作经验,曾写出《新田夜间战斗政治工作》、《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等报告,特别是1936年3月写出《关于红军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工作的意见》,是提出我军政治工作转型的第一人,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赏,并批转全军加以学习讨论。
此时,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一样,两个苦命人在延安相遇了:谭政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王长德在中央党校学习。
一段好姻缘元帅缔造
让他们俩走到一块的是罗荣桓和夫人林月琴。
原来,进入中央党校学习的王长德不仅学习刻苦,在文娱活动方面也是积极分子。每次学校组织歌咏活动,她都担任指挥。平日一高兴,具有浓郁川北民间气息的《晾衣裳》、《送郎当红军》等民歌便从她嘴里飞出。好几次晚会上,她婉转动听的歌声,让毛泽东、朱德等领导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党校结业前夕,王长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人生的夙愿。
也就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王长德结识了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王长德的活泼、善良以及多才多艺,给林月琴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她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妹妹了,决心帮她找个好丈夫。这么好的一位川妹子嫁给谁,才不会屈了她呢?林月琴苦苦寻思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