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一个答案是怎样形成的?1945年7月,毛泽东同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对话时,能够胸有成竹地给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是毛泽东将对这一问题的长期关注和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结果,也是党对这一重大课题长期探索的必然结果。
第一个答案是在我们党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制度而奋斗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党在不断推进人民监督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党在依靠自身力量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实践中形成的;是我们党在防止骄傲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的实践中形成的。
毛泽东在窑洞对话中给出的“民主新路”,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不仅从根本制度上改变了周期率循环上演的社会历史条件,而且创造性地指明了一条永葆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正确道路。
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一个答案的深刻启示与重大意义在于,要把党的坚强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始终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大势;把接受人民监督与勇于自我革命统一起来,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与防范糖衣炮弹攻击统一起来,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把不懈奋斗与谦虚谨慎统一起来,始终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
新道路的韶山影响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正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
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领导韶山农民运动为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和实践基础。毛泽东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应从韶山算起。
韶山农民的痛苦使毛泽东认识到农民需要革命。毛泽东曾提到在韶山、湘潭和长沙,广大人民的生活是痛苦的,缺衣少食,挨冻受饿,常常被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勒索压迫,被卖被杀。毛泽东下定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可见,毛泽东决心要为痛苦的人民服务的“初心”,最先当是由年少时就耳闻目睹家乡韶山农民的痛苦而萌发的。
韶山农民的斗争使毛泽东认识到农民能够革命。在1925年2月至8月毛泽东领导韶山农民运动的半年多时间,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随后,他开始专门从事农民问题研究,并在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思想。
韶山农民运动的发展使毛泽东认识到掌握武装的极端重要性。通过领导韶山农民斗争的经验,毛泽东已深刻认识到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极端重要性,“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呼之欲出,为他之后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打下了重要的实践和认识基础。
领导韶山农运是毛泽东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源头和发端。作为曾经的党中央重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身在山村,心系全国,把在韶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与整个中国革命连在一起,与思考革命道路连在一起。此后,毛泽东把对中国革命的视角重心由城市转向了农村、由工人阶级转向了农民群众。由此可见,领导韶山农运是毛泽东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源头和发端。
(文字整理:湖南日报记者 龚柏威 周帙恒 蒋睿 杨佳俊 红网记者 王杨 摄影 秦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