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張旭光在24日由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所举办的“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研讨会”上引述了一个全新的观点:技术是第七种生命体。
他阐述说,至今人类历史已发现6种生命体形态,分别是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而技术可能是第七种生命形态。他引用凯文.凯利《科学想要什么》一文中的全新科技观点:技术不是由线路和金属堆积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命进化呈现一种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他说,技术发展到今天,尤其是AI的出现,技术是生命体的特征与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自我学习与进化的能力,超算能力,甚至是自我复制能力越来越强,远远超过人类。因此,谁不认识到这个趋势,谁就不能超越。江西南昌正是早在八年前就认识到了这种趋势,所以对人工智能较早进行了布局,形成了如今“后来者居上”的科技强市。
他指出,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发展数字经济,但大多停留在技术数字化层面,如果不从数智化即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学”角度去看待技术,则发展总是有限的。
什么是数智化?数智化就是量智与性智的有机结合,就是从哲学、人文学角度看待科技。量智是一般的科技,也强调量变到质变。但性智则是集大成者大智慧!大,可以到世界观、宇宙观的层面;小,可以到量子、超弦等微观层面,包括思想、意识、文化层面。即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待世界万物,用文化统领技术,用技术推进文化。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性智推动技术,科技才会有大发展。
而要学会数智化,达到数智化,就必须将古往今来、中外世界的人类智慧汇集一起,用毛泽东所倡导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导我们的行动,发展我们的事业。
张旭光教授是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研讨会”上所作题为《重温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专题演讲时提出的此观点。这次研讨会是中国民营经济研究所举办的,与中国特色民企大讲堂第十期培训班一同举办,近500名企业家参加了研讨会。据主办方介绍,中国特色民企大讲堂是从今年一月开始举办的,如今己办了十期,除了宣讲政策,还进行企业管理、运营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企业间的经验与信息交流,受到广大民营企业的欢迎,至今己有500多家企业老总参加了培训,也为30多家企业解决了发展中的问题。
这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企业人才发展智库的特聘专家顾问、《毛泽东组织发展艺术与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作者程毫作了“毛泽东哲学思想暨组织管理能力与中共的先进性”的专题讲座,深度分析了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有经验无理论”的状况。参会的企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在毛主席诞辰130周年之际,重温毛泽东思想与理论,感受尤深,启发顾大。
研讨会上,一些企业家们纷纷上台,满怀激情地朗诵毛主席诗词,表达对领袖的深深怀念。杭州连魁书画院院长、毛泽东诗词130米毛体长卷作者潘连魁,现场泼墨书写毛泽东7岁时写的诗词《七绝:咏蛙》,他的遒劲书法获得场内阵阵喝采。虽然外面寒冬腊月,但研讨会的现场却热气腾腾。最后,向优秀专家委员、学员和先进工作者授奖,将场内氛围推向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