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位让县人自豪的红色人物:开国大将黄克诚
【红星闪亮:名将登场】黄克诚(1902年10月1日-1986年12月28日),永兴县三塘乡下青村人。1925年,23岁的黄克诚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后,黄克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的团、师政治委员,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政治委员,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湖南军区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兼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55年,黄克诚被授予大将军衔(为新中国十大将之一)。1956年后,黄克诚又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顾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中纪委第二书记等职。1986年12月28日,黄克诚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名将是炼出来的:他重大经历】渡江战役(公元1949年);平津战役(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辽沈战役(公元1948年);平型关大捷(公元1937年;四渡赤水(公元1935年);湘南起义(公元1928年)
【一叶知秋:一幅对联】“一身正气奇勋永著春秋,两袖清风亮节长昭日月”,黄克诚故居的这副对联概括了黄克诚大将的赫赫战功与高风亮节。故居旁边的文化长廊里,6幅版画再现了1952年黄克诚回到阔别24年故乡的一幕幕。这是主政湖南两年的黄克诚唯一一次回故乡。这次回乡之行,更集中体现了他淡泊名利、一心为民的胸怀。那是1952年7月一个傍晚,黄克诚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带着一名警卫员,悄悄地回到了故乡。为了不给亲人们添麻烦,他睡在黄氏宗祠阁楼上,没有床,就在席子下铺点稻草,简单地睡了3个晚上。白天他独自到处走走看看,饭就在大哥大嫂家吃。第4天一大清早,与亲人告别后,他悄然完成了故乡之行。尽管遭遇过不公正的待遇,但黄克诚大将襟怀坦荡,高风亮节,对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细微处见精神:一个题词】1942年,黄克诚在参加苏北军民抗战时,题词“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底”字下面少了一点,这是黄克诚有意为之,因为在他的心里,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奋斗永无止境,没有终点。该题词复印件也存于永兴县黄克诚故居。开国大将黄克诚是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年代,他始终把“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作为自己的人生信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940年,时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的黄克诚千里转战,奉命率部开进华中,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会合,共同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部队所在的盐阜地区沿海一带经常发生大潮和海啸,百姓被迫背井离乡。“海患耽搁不起,必须造福一方。”黄克诚报上级批准,决定以盐税作抵押,发行公债,并由部队先出人出粮,协助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围海造堤。1941年5月,黄克诚领导的新四军第三师战士和当地百姓们一起修筑工事,仅用4个月的时间,一条长45公里的坚固拦海大堤修建而成,从此任凭巨浪滔天,海堤都能抵挡住海水肆虐,沿海居民终于可以平安度日。
抗战时期,苏北军民物质条件极其艰苦,为了修筑工事,黄克诚经常要部队省一点口粮,把节省的粮食送给修堤民工。他还“一块毛巾分两半用”,认为整条毛巾洗脸太浪费,把毛巾剪为两块,一块自己用,另一块给别人用,5000条毛巾就够1万人洗脸,这样可以节省一半毛巾,留给后方百姓使用。
“为人民利益奋斗到底”。黄克诚始终惦念着百姓的劳苦,立言立行、率先垂范。他所带领的新四军第三师成为爱民部队,为日后挺进东北,在冰天雪地中稳稳站住脚根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黄克诚被任命为省委书记。他回到家乡湖南,开启了建设新社会的新征程。刚到湖南,他就碰上全省遭受洪灾,加上粮食本就减产,许多不法商贩垄断粮食、囤积居奇。与此同时,上百万人的部队要途经湖南继续完成解放重任,一些山区还有大量土匪盘踞,压在黄克诚肩上的担子特别沉重。黄克诚认为,清匪、支前工作都要发动农民,前提是必须做好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工作。农村搞不好,农民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因此他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建立为人民服务老老实实的态度。”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黄克诚显示出安邦治民本领和才干。至1952年7月,仅仅2年时间,他就在稳定物价、湘西剿匪、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工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开启了湖南百业俱兴的新局面。
1959年至1977年的18年间,黄克诚渡尽劫波,但他心中对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不改。据黄克诚的大女儿黄楠回忆,文化大革命中,父亲被关押在部队营房中,八九年都没见过家人,而难得一次的见面,父亲不是话亲情离别情,而是滔滔不绝说起新中国的发展变化。看到70多岁的父亲胡子拉碴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丝毫没有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黄楠顿时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和无私。
【以一斑窥全貌:瞧他对待子女们】黄克诚将军的终生伴侣是湖北省武汉市人唐棣华。1941年,23岁的唐棣华与黄克诚将军结婚。婚后,唐棣华为黄克诚将军先后育有四个子女,他们分别是长女黄楠、长子黄熙、次子黄晴和次女黄梅。
黄克诚的两子两女无一从政,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工程师、学者和记者。在对待子女从业问题黄克诚说过一句话:你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成才,不要靠我的什么‘关系’、‘后门’,我黄克诚是没有什么后门可走的。”黄梅在《我心目中的父亲黄克诚》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我总是怀着极其警惕的眼光注视着这个朴素、淡泊、不像坏人的‘坏人’。”
她了解父亲始于1972年5月,黄克诚与家人隔绝已是第六个年头,第一次被允许家属探视。黄晴写道,父亲从不关心孩子有没有“出息”,只是要求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那一年,在得知大儿子在湘南沱江工作,黄克诚连称那里山清水秀,说他长征时从沱江附近走过;听说一个月有46元薪水,黄克诚又赞叹说,有吃有穿,有工作做,真是神仙过的日子啦。他最关心的仍是国家建设,黄梅写道:“他对湖南省那年的粮产颇为不满‘怎么还不到400亿斤哪’,接着话题又转到铁路建设,然后又是新油田……‘这些都是我从报纸缝里读来的’,他像孩子般得意地说。”
“他的笑意与他的处境、样貌极不相称,从中我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蕴藏在他心底的一个共产党人不折不挠的精神力量。”
【名将名训:最有意思的家训】黄克诚家训居然有这几个字:“当好萝卜占好坑”。以下是永兴人熟知的文字事实:
……指着用粗布包起来的老式沙发,黄楠说:“已经用了30多年了,父亲生前特别喜欢我们家的沙发。老旧的沙发,稍显拥挤的房间,身为开国大将女儿的黄楠家,简朴素雅得有些“过分”。但她说:“这个家的一针一线,都是靠我们自己挣钱换来的。所以,我觉得很骄傲很幸福。”身材娇小但精神奕奕,满头乌黑的头发,很难相信黄楠已经71岁了。问她有什么保养的秘籍?她说:“我的保养秘籍啊,就是一直在自己喜欢的岗位上工作,而且问心无愧。就像我爸爸告诉我们的,‘每个坑儿都得有萝卜,做好你的萝卜’。我们姐弟四个‘萝卜’都很幸福,幸福的人就不显老!” “我很小时,就明白自己的‘坑儿’在哪儿。”黄楠说,因为是家里的老大,她小时候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弟弟、妹妹。那时孩子们都穿线袜,两个弟弟三天就能穿破一双袜子。“一星期要补两三双袜子,用破布再缝一个袜底,几乎天天都要缝,很辛苦,但我从不向父母抱怨。”黄楠说,父母每天都很忙,根本没时间补袜子。黄楠知道,帮弟弟妹妹补袜子,就是她的责任。黄楠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的一位老战友逗她:“你是老百姓吗?”她想都没想就说:“我爸爸是黄克诚,妈妈是唐棣华,我怎么可能是老百姓呢?”一旁的父亲立马责问她:“你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不能靠父母的能力闯荡社会的孩子,为什么不是老百姓?”父亲的话让10岁的黄楠明白:自己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就是普通老百姓,所以得像老百姓一样,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父亲的“萝卜坑”教育理念,让黄楠和弟弟妹妹从小就明白,要努力读书,凭自己的本事闯世界。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国家做贡献。”这是父亲黄克诚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黄楠说,父母特别忙,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让孩子们自己来,大的带小的,小的学大的。但对于学习上的事儿,父亲却特别上心。孩子们每天放学回家,他都会一一检查他们的作业。检查完,再吩咐高年级的辅导低年级的。唐棣华是大学生,特别爱看书,虽然她不像丈夫黄克诚一样天天检查作业,但手不释卷的她,对孩子们的影响同样很大,黄家四兄妹,个个比赛着学习。但和其他军人家庭不一样的是,黄克诚从未要求子女们必须进部队、考军校,他们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将来的职业。
黄楠喜欢自然科学,热衷环保,父亲就建议她学自然科学,最终她考取了北大自然科学系;老二黄煦喜欢无线电,“收音机在当时还是非常宝贵的,他动不动就拆了,父亲也从不批评他,后来他考上了清华大学自控系”;从小作文就写得很棒的老三黄晴,是北京大学新闻系的高才生;喜欢读名著,热爱西方文学的小女儿黄梅,从中科院毕业后,去了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从事中西方文学的研究工作……
黄克诚家的四个孩子,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并在各自领域里做出了一定成绩。黄楠说,他们的成长是父亲的骄傲,尽管各自从事的职业和做出的成绩,在有些人看来不够“显赫”和富贵,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在各自的“坑”里,做着最好的“萝卜”。因为父亲经常告诫他们,干什么都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责任,不要朝三暮四总想要跳到别的“萝卜坑”里去,所以黄家四孩子都是从上大学选定了专业后,就一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有没有出息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占好自己的坑儿,努力当好萝卜。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样的生活才最有意义。”黄楠说。
【德高望重:了不起的荣耀和定论】
……
1952年10月,调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主持建立人民解放军后勤工作的规章制度,提倡顾大局,反浪费,勤俭建军,为保证抗美援朝和国防建设的后勤供应作出了贡献。
1954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协助彭德怀主持军委和国防部工作,组织制定国防战略和军队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各种条令条例,实施军队精简整编和重大制度的改革,调整组织机构,参与领导国防施工和军工生产,为巩固国防,加强军队建设,实现我军由单一兵种到诸军兵种合成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8年10月,兼任总参谋长。
1959年庐山会议上,与彭德怀等被错定为“反党集团”。后被撤销党内军内领导职务。
1977年12月,出任中共中央军委顾问,提出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实现干部年轻化的主张。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第二书记。在他的主持和领导下,纠正了党内、军内大量冤假错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