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湖南红色文化旅游网>>红色老区>>正文
沙洲村:端起“田园综合碗”,吃上“红色农旅饭”
来源:红网
作者:张馨月 杨怡晴
浏览次数:
2024-12-25 10:11:3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沙洲村。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位于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的沙洲村,是徐解秀与三位女红军“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如今,这里正在书写“一村富”带动“共同富”、以“一域红”带动“全域旺”的新时代“山乡巨变”。

    资源环境条件优、产业发展基础好、融合发展潜力大的环沙洲区域,以沙洲村为龙头,统筹推动环沙洲区域沙洲、快乐、五一、韩田、秀水、文市、新旭、新东、楼江、东山、文明社区等“十村一社区”联动发展,打造环沙洲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

    通过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当地有效提升了乡村环境“高颜值”,促进了农业发展,更有效提升土地的“含金量”,带动了农民增收,进一步擦亮沙洲村新时代红色地标,续写好“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新篇。

沙洲村。

    “半条被子”让沙洲吃上“旅游饭”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红军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到文明司休整,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送给徐解秀。徐解秀不肯收,女红军就把被子剪成两半,一半送给徐解秀。”

    距离市区近,交通方便快捷,基础设施完善;耕地面积1.3万亩,园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0.3万亩,山水风光秀美,资源丰富,环境优良,红色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沙洲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随着“半条被子”故事广为人知,沙洲村从2017年开始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红色故事、绿色生态让沙洲村吃上了“旅游饭”。

    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2017年因沙洲景区扩建而成的沙洲瑶族村民俗广场,占地面积445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半条被子”雕塑、商业一条街、旅游厕所等设施,设有特色农产品专售商铺摊位135个,实现红色、古色、绿色资源深度融合,成为游客打卡地、农产品销售集聚地。

    “红军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防病治病,修房补窗;村民则帮助红军战士洗衣……”位于沙洲村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旧址,是当年红军战士与当地村民建立“鱼水情深”关系的生动见证,如今也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沙洲村,这里不仅保留了历史的痕迹,还通过场景再现,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到那段红色岁月的艰辛与温情,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从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依托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环沙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农文旅融合,农事体验、劳动教育、农业科普等活动广泛开展,环沙洲万亩特色水果示范基地、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广场、红军广场、田园综合体……大批景点和配套设施纷纷建成,推动红绿古、农文旅、景镇村“三个融合”共同发展,乡村旅游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以上。

     沙洲村变得更美了,沙洲百姓也更富了。

    田旅综合让百姓吃上“手艺饭”

    “人进来了,东西就带出去了。”

    旅游产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提升了大沙洲景区承载力、吸引力,带动了红色文旅、特色水果、绿色金银花“三大产业”蓬勃发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沙洲乡村振兴瑶绣共富工坊结合沙洲本土实际,融入沙洲红色元素,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一种瑶绣产业模式,前期投入资金50余万元用于工坊建设和瑶绣培训,让沙洲瑶族村及周边村民学得一技之长。

    在其带动下,现有沙洲村品牌的瑶王锤、扇子、挂件等文创产品20余种,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60人以上,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20万元,实现了村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

    “半条被子”也被产业化照进现实,梦洁沙洲情工旅产业园年产被子50万条,从本地小黄姜中提取活性成分,合成植物改性纤维投产。现有电商企业18家、农村合作社88家、强村公司4家、共富工坊3家,市场主体活跃。

    文明瑶族乡是中国奈李之乡,现有水果种植面积7.2万亩,其中奈李5.2万亩,特色水果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环沙洲区域水果面积1.4万亩,双季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小黄姜种植面积4000余亩,辣椒种植面积2200余亩,农业产业基础较好。

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汝城小黄姜示范园。

    在农业资源优越的条件下,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投资2600万元拔地而起,涵括了水稻、辣椒、小黄姜、柰李、猕猴桃等产业基地,是集采摘、观光、科普、体验、教育、团建和智慧农业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基地、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农业科普基地,每年开展农民培训2000人次以上、农业科普10万人次以上,实现红色教育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基地每年吸纳周边群众务工100人以上,人均务工收入可达1.2万元,助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湖南多个景区宣布:面向他们免费开放!
·下一篇:无
·讲好“半条被子”红色故事 湖南沙洲村走出融合发展新路
·红色热土绘新图——湖南郴州汝城沙洲村掠影(组图)
·特稿:“半条被子的温暖”发生地沙洲村有一位红色书法家朱晓勇(组图)
·伟人故里·半条被子·温暖中国——2017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在汝城沙洲村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沙洲村:端起“田园综合碗”,吃上“红色农
中红网-毛主义: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毛主席周总理为何要在波涛汹涌的海边交谈?
伟人母亲文素勤系民族英雄文天祥后裔(组图
中评现场: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座谈会举办
《金戈铁马说》特别纪念说之四——毛主席一
中红网:伟人掌舵,指引方向(组图)
中红网: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1周年暨学史铸
截至12月10日,“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
湘籍开国少将唐健如后代向湖南革命军事馆捐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