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师继承着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学校推行优秀成绩展览制度,设有成绩展览室,既展出学生的优秀学业成果又展出教师授业成果,以期教学相长。学校还形成了讲演制度,邀请校内外学术名流来讲演,并接受学生的问难答辩,杨昌济和黎锦熙很受学生欢迎,还吸引了一大批入室弟子到来家里请教辩论。学校成立的学友会就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共同组织。知名教师舒新城在1921年在教学实践中,他反对学年制并极力倡行选科制和学科制,他还主张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舒新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的分野必得打破,教与学的界限也必得消灭。这就是说,教师同时是学生,学生同时也可以是教师。教和学是有着因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辩证关系的。教与学是同时进行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个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师生要互相切磋,互相讨论。学生固然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质疑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技能。1950年,毛泽东为湖南一师题写了“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 教研结合 张栻和朱熹在相互的学术交往中,开创了自由讲学和互相辩难的新学风,通过学术交流,互相刺激、互相启发,两人在扬弃、批评和吸取对方观点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学术思想。张栻在书院的教学过程中,首开书院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他把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编写的讲义与授课记录已成为其学术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学术思想通过讲课的形式传授,以发扬光大。他的代表著作《孟子说》和《论语解》都是作为书院教学的讲义而撰写的,他在《孟子说序》中说:“岁在戌子(乾道四年),栻与二三学者,讲诵于长沙私塾(城南书院),窃不自揆,缀所见为《孟子说》。”据胡宗懋《张宣公年谱》记载,张栻的学术著作多是在乾淳年间主教城南和岳麓时完成的。其中《孟子说》、《论语解》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其宇宙本体论、知行观、义利观以及教育思想等内容。[17] 湖南一师推行优秀成绩展览制度,展出学生和教师的优秀学业成果和授业成果,学生成绩的展出包括八个方面,除考试卷面成绩优良外,还包括作文、绘图手工、平时各科课堂笔记、教育研究、心得撰写、实习农场作业、调查报告、各种奖励。成绩展览,鼓励学生看书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激励学生撰写研究文章。校长孔昭绶还不断积极进行师范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他杭州参加会议给教育部写的《意见书》就是一篇极有见地的师范教育发展的论文,《意见书》共分学制、教授、校址、班次、实习、计分六部分。他在当时师范推行全科型的背景下,提倡因材施教和分科,尊敬学生个人兴趣、志愿与特长。关于专任教师,他主张以主任科任制代替级任制,他认为级任制教员因更换频繁教育者无责任,被教育者亦遂无信仰心,不利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研能手还有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一大批老师。教师科研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如毛泽东生平第一篇论文《体育之研究》就是在求学时撰写发表的。学生黄受松在校时进行学术研究,撰写了著作《几何学题解》受到了学校的奖励。 五、湖南一师早期师范教育的成就 张栻的书院教育思想经过近千年的传承发扬,其成果在清末民初这一特别历史时期以井喷式出现。湖南一师创办初期(1903-1912年),即辛亥革命前共培养毕业生440人,其中输送40余人留学日本,93人升于全省优级师范学堂继续深造。其中杰出人物有陈天华、方维夏、周鲠生、陶峙岳等30余人。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湖南一师共培养学生14个班,583人,里面人才辈出,里面有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等革命家,也有张国基、肖三等教育家、诗人。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失败9年间,湖南一师共培养出学生16个班,计764人,涌现了郭亮、夏曦、段德昌、肖述凡、张国基等革命志士和刘子载、吕骥等教育界、文艺界知名人士。湖南一师早期师范教育(1903-1927年)共培养1787学生,其中知名杰出人物近150人,还有一大批默默工作在教育一线的特级、高级基础教育教师。
参考文献: [1][2]孙海林. 张栻与城南书院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3. [3]吕红安. 张栻书院教育思想研究.河南大学2005级硕士毕业论文.第21-22页. [4]王丽梅. 论张栻的教育思想.江苏社会科学, 2006-1. [5][7][8][9][11][13][15]《南轩集》:卷十《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第693页, 卷十九《寄周子允尚书》第818页,卷九《桂阳军学记》第685页, 卷三十二《答游诚之》第993-994页, 卷十五《送钟尉序》第772页, 卷二十六《答周允升》第909页, 卷十二《约斋记》第729页. [6]毛泽东.毛泽东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81页. [10]孙海林.毛泽东早年治学之路及其启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2. [12]《宋元学案》卷五十《南轩学案》,第1635页. [14]孙海林,孙琦.杨树达生平及著作述略.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4. [16]朱江.历史学家周谷城,贵阳文史,2008-1. [17]吕红安.张栻书院教育思想研究,河南大学2005级硕士毕业论文,第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