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朱与墨(1972-),男,湖南郴州人,硕士,讲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青年毛泽东纪念馆研究人员.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人才培养与湖南早期师范教育研究”(07YBA062)和湖南省财政厅重点资助项目“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2)
摘要:毛泽东母校湖南一师早期师范教育培养了大批革命和教育人才,成为中国师范教育一奇葩。其成功原因是特定的外因和内因紧密结合的结果。其外因有时代变革的要求,当时地方政府的重视,使学校享有 “亚高学府”的有利发展地位;其内因包括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莘莘学子、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办学思想和完善的办学条件等。
关键词:湖南一师 早期师范教育 办学思想 成功原因
引言:湖南近代人才辈出,使得湖湘文化名扬于世,成为一时之显学。湖南近代涌现的五大人才群体都与湖南一师和其前身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特别是第五大人才群体,即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为代表的新民学会群体,其骨干会员基本都是湖南一师师生。 “伟人长于此,必有其原因”。这是1993年原教育部部长何东昌视察湖南一师有感而发的题辞,也是留给我们的研究课题。
一、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滋养和人文环境的陶冶。湖南一师前身是被誉为湖湘文脉渊源、文化渊薮所在的城南书院,这为湖南一师早期教育的成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持。 城南书院,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浚、张栻父子所建。张栻(1133-118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卒开湖湘之学统”胡宏的得意弟子,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从1161年到1168年,张栻担任城南书院山长和主讲,以培养“传道济民”的经世人才为目标,授徒传业。张栻秉持“性善情恶”, 认为教育应“循性本然”、“化欲反初”;提倡“知先行随,知行互发”, 主张以“天下之事”为学习对象,“于践履中求之”; 提出的致知力行、循序渐进、学思并进、博约相须、教学相长、居敬穷理、存养省察等方法。其深邃的学术造诣和优良的教学方法,引聚一时才俊。湖湘学派的声誉鹊起,引起了理学南传福建的另一大师朱熹的关注,他不远千里前来理论。会讲之日, “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一时有潇湘洙泗之目焉”。“朱张会讲”开创了中国学术交流的崭新形式。 经过张栻的讲学与朱熹的交流,“去短集长”,湖湘学派在理论上更加精致,深刻影响湖南近千年的学术发展。从宋代到近代,湖南人材辈出,代有闻人,近代尤盛。而曾国藩、李元度、左宗棠、黄兴、陈天华、杨昌济、谭云山、杨毓麟皆 藏修于此。 湖湘学派创立时便已形成经世致用的学风,这是湖湘文化中的底色,它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尤其注重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这一学说契合了中国近代时势需要。湖湘志士“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这种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取向为湖南人才群体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因这种精神的感召,湖南大批优秀青年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从政之路,湖南一师早期学子的代表毛泽东、蔡和森既是明证,他们以湖南一师为基础创立了新民学会,作为“建党先声”锻造了湖南第五代人才群体,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可见,正是城南书院特殊的地域文化地位、文化积淀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为后来师范教育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为湖南一师的人才辈出做好了铺垫。 二、时代变革的要求 近代,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挨打”的屈辱、民生的凋敝、民智的蒙昧,迫切需要一场社会大变革以求救亡图存、国富民强。然而,国内却没有与当时变革要求相适应的经世之才可用。社会变革需要兴学育才,兴学育才需要教师,教师靠发展师范教育。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把师范教育推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湖南一师秉承其文化底蕴,切入历史大势,抓住了师范教育的历史性机遇,成了近代湖南师范教育的中流砥柱。 (一)维新拉开中国师范教育序幕:湖南一师师范教育创立 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人惊叹于洋人的“船坚炮利”,开始了洋务运动,但洋务运动走的是精英教育、专门教育的路线,而主要依靠外国的教师、技师来帮助中国培养专门人才,走的是自信不足的“他信”之路。 甲午战争惨败,促使中国人走出“器物”层面,转向学习西方政治体制的“变法图强”。认识到要想挽救民族的危亡,实现国家民族的振兴,就必须发展新式教育,广设学校。而普及教育首先必须解决师资问题,于是就有了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开启民智的认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为开启民智,就必须开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小学教育;发展小学必须要有足够的师资。湖南一师的前身城南书院,顺应了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步于了历史的滚滚洪流中,开始了她师范教育的历史使命。 (二)辛亥革命形成师范教育体系:湖南一师抓住了发展机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普及国民教育,培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需要的一代是当务之急。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改善民质、提高民智的首要工程,“有良好之中小学以镇其基,则为天经地义之不容或易” 。1912年后,政府将推行义务教育列为教育发展主要目标。可是这个时期,师资紧缺却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束缚。湖南一师定位于培养小学师资,切中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三)五四运动开展 “新教育”潮流:湖南一师实现教育改革与繁荣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主要内涵。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对20世纪初叶师范教育改革的指归,即是唤起了全国各级师范学校师生民主与科学意识的觉醒,活跃了师范学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第一师范受五四运动的熏陶和洗礼,提倡民主与自由,鼓励学生创办各种自由组织和各种团体;在学制年限,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条件以及学区范围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改革招生制度,面向国际招生,推行男女同校。期间,湖南一师所实验的“选科制”、“能力分组制”和设计教学法在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地方政府的重视 湖南一师早期教育的成功,还离不开地方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地方行政长官对教育开启民智功能有着深刻认识。谭延闿就是极好的例证。谭延闿出任过湖南一师第六任校长,先后三次主政湖南。他在主政期间,推行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兴办、整顿、恢复各类各级学校,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制的《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中称赞湖南说:“民国元年、二、三年,人民始乐于兴学,加以谭延闿督湘,热心教育,将寺庙祠产提作教育基金,一时小学教育最称发达”。1913年,湖南初等、高等小学校有5747所,学生20.2782万人,居全国第五位。 短短几年间,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惊人。地方政府的重视,使得教育规模迅速扩展;教育规模的扩展,又扩大了对师资的需求;以培养小学师资为目标的湖南一师,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优良的莘莘学子 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学生素质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之一。从当前高校招生中的生源争夺的激烈程度可见素质优良的学生对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性。 (一)严格的招生制度和多样的办学体制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教学和教育的对象,招生是获得学生的重要手段。早期的湖南一师以教育救国为己任,严格招生制度。招生分两步进行,先由各县择优推荐选送学生,再经学校统考,择优录取。这种严格的招生制度为真材的遴选提供了保障。湖南一师办学体制,除了“本科”学制外,还有“讲习科”“本科二部”吸引了一大批有教育实践经验的人才前来深造学习,如何叔衡,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历练,促进了湖南一师师范教育的发展。 (二)学子的优良湖湘品格 湖南,古有南蛮之称。北面大江阻隔,南面五岭横断,西接贵州四川,重山迭岭,交通不便,商贾不兴;加之湿重瘴多,古曾是发配流放之地。但放逐之徒常有旷世逸材,他们往往是因指陈旧弊而被谗受诬,如屈原、贾谊、柳宗元,范仲淹等。他们在湖湘大地且行且吟,抒写抱负理想,感化湖湘先民。三湘之子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磨砺中和放逐士人的文化感化下养成了一种强悍、耐艰苦、艰韧不拔、独立不羁、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