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大锅饭”,上点岁数的人都知道,那是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劳动的一种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整个集体的人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干好干坏一个样,拿一样的报酬,人人有饭吃。后来“大锅饭”就成了“平均分配制度”的代名词,这种制度严重的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失去了发展活力。作为一种社会弊端,“大锅饭”曾一度被人们批判和嘲讽。而今,一个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南街村,又重新吃起了“大锅饭”,这不能不引起世人的关注。
南街村确实在吃“大锅饭”,这不需要遮遮掩掩,到过南街的人只要听过王宏斌的报告,就会确认这一点。然而,南街村的“大锅饭”又似乎和五八年的“大锅饭”不大一样,五八年的“共产主义大锅饭”实际上是一种“穷过渡”,而南街村现今吃的“大锅饭”是全体村民在共享劳动成果,这是南街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体生活的一种方式,二者岂可相提并论?
南街的“大锅饭”究竟是怎样一种形式呢?笔者就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给大家作个介绍。
毋庸讳言,南街的“大锅饭”也是一种平均分配制度,不论男女老少,不分职务高低,不管远近亲疏,只要是名副其实的南街人,都是集体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有权利分享劳动成果,这种分享包括:
一、都能免费住上“公寓楼”。村里出巨资盖的村民楼大小一样,家具配备相同,只要是南街村民都可以免费居住,可一辈子享用,不可一分钟拥有,房产归集体所有,村民可住到老,却不可传给下一代,因为独立门户的下一代和父辈一样也分有自己的住房。公寓具备基本生活条件,部分现代家具自己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搬家时属于自己的东西可带走,除了穿衣、买菜,其它全由村里供应,不需花一分钱。这种住房条件全河南农村也没有几家,不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根本供应不起。那些“鳏寡孤独废疾者”从黢黑的土坯房搬进如此亮堂的公寓楼,真像是从地狱到天堂,一辈子想都不敢想。
二、子女上学全免费。这里说的全免费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当然,现在国家免除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南街的免费比国家的要早上二十多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村里没说不管,没人每月补贴三、四百元的生活费,毕业后回村工作的可报销部分学费。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学生,村里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送出去上职专,学一门技术后回村服务,这部分学生的学费由村里负担。村里每年这方面的开支是巨大的,可在穷不能穷教育,村领导这一点很明智。
三、看病就医不花钱。小病去村卫生院,大病到村定点医院。到村卫生院看病只需拿医疗本即可,所有药都免费;到省、市、县定点医院看病,由村里派车接送,有子女的由子女全程陪护,无子女的由村里派人陪护,特大危重病号,看下来要花几十万,村里全部负担,村里不差这点钱。据说现在也效仿国家公疗的做法,中小病号个人先垫付,看完后再去村里报销,以防少数人乱花钱。这种做法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深得人心。
四、养老可到敬老院。有敬老院的地方全国可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有偿使用,每月要子女交一定数目的养老金,南街的敬老院不需交任何费用,吃穿用度皆有专人照管,逢年过节村领导还要亲自慰问,有子女的老人行动是自由的,可随时回家和家人团圆,无子女的村里时常派戏校的学生到敬老院演出节目,以排解他们的孤独感。南街敬老院的老人确实很幸福。
五、红白事都由村里管。人“老了”,村里有红白理事会,一直负责到底,所有花费村里通包,办事礼金个人收管,绝大多数事后都主动上交村财务。自从走上集体化道路后,村里老早都作出规定:人死后一律活化。刚开始人们难以接受,后来一看领导都带了头,也就不再有人说什么了,现如今人们也都适应了这种殡葬制度。年轻人结婚村里也要管,一般都赶到阳历年,由村团委、妇联会统一举办集体婚礼,仪式结束由村里派车集体旅游。这样举行婚礼既隆重又节俭,深得百姓拥护。这样算来一家一户的红白事基本不花钱。
六、上班用餐到集体食堂。村领导坐班上“小食堂”,职工值班上“大食堂”。这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锅饭”。食堂就餐当然全免费,这是工作上的需要,不是全村所有村民都到一个大锅里盛饭。老百姓的生活不比军队,应该有点个人自由。由于南街的职工村民工资都不高,免费吃饭属于工资中的福利部分,实际上还是有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