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江西宁都2008年11月9日电 中共宁都县委副书记、宁都县长杨晓春在全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开幕式暨苏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全文如下:
中共宁都县委副书记、宁都县长杨晓春在大会上致辞。(中红网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朋友,同志们:
值此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主体建筑竣工之际,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国“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理论研讨会暨苏区精神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建国以来我县首次承办的高规格、大规模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是宁都75万人民的一件大喜事。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宁都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新闻界朋友、论文作者及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宁都是赣南的北大门。版图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赣州市第一。总人口75万,其中县城人口达15万,仅次于赣州中心城区。现辖12镇12乡。宁都建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早期客家摇篮”、“文乡诗国”、“赣南粮仓”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1%,是全国100个生态建设示范县之一。,是知名的黄鸡之乡、草席之乡、蘑菇之乡。近年来,我县在上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宁都”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追赶跨越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建设中的济广高速公路、泉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赣南北大门的区位优势正在日益提升,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政治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宁都是一块著名的红色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县份和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中央红军一至四次反“围剿”的指挥中心、主要战场和巩固后方,是中共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红五军团、少共国际师、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和第一部无线侦察台的诞生地,是“宁都起义”的爆发地,是中共江西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驻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大量的革命实践活动,是孕育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基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可见,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历史,在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中,宁都人民和广大苏区民众积极筹粮筹款,配合红军歼敌,安置伤员、慰劳红军,踊跃参军、扩充红军。当时仅有32万人口的宁都县,直接参战者就达23万多人次,加入红军的有5.6万多人,数以万计的人英勇捐躯,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1.67万余人。翠微峰战斗是宁都红色历史的又一重大事件,电影《翠岗红旗》就是以此为题材摄制的。在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革命旧址、旧居、标语、壁画、文物等历史遗存;孕育和形成的红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和苏区人民团结一心跟党走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与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休戚相关的宁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兴建了中央苏区一、二、三、四次反“围剿”历史陈列室,这套陈列为宣传中央苏区反“围剿”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6月,经中央办公厅批准,在宁都兴建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2007年10月,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在宁都正式动工。今天,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