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里曾是红色苏区,闽赣省、县、区、乡四级苏维埃政权驻地;这里曾经红旗招展,炮火纷飞,许多革命先烈长眠在青山绿水间。过去,这里还有一个是“穷”——一顶省定贫困乡的帽子曾迟迟摘不了。
当地群众曾这样描述金坑:“开门见高山,出门路难行;户户穷兮兮,日子没盼头;遥想往何处?望天惟叹息……”
如今,当你来次福建省邵武市金坑乡时,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竹林绿竹挺拔摇曳,水泥路纵横交错,新村里崭新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派优美的山水田园胜景。
金坑乡金美新村全景图
金坑乡金美新村一隅
坎坷山路变成水泥路
路,是阻隔金坑老区与外界的“瓶颈”。过去,3条出乡公路、7个村的村道都是坑坑洼洼,崎岖坎坷的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看见一村庄,走得泪汪汪”……群众为出行难、致富难感到无奈与困惑。
现在走进金坑乡,通向乡境外和各村的路都是平坦的水泥路。路上,摩托车来回穿梭。村民们说,这些路的修建,主要得益于前些年上级通村公路硬化政策的支持。
说起脚下的路,下黄街村主任兰银财难掩心中的兴奋:“先前到乡里骑车要半个多钟头,现如今只要十来分钟。”他指着锃亮的皮鞋说,以前有皮鞋骑车时都不敢穿,现在随时想穿就穿。
一路通带来百业兴。金坑乡副乡长席金煌说:“水泥路通了, 山里的毛竹、木材、粮食、食用菌等顺畅地运出来,群众出行方便了,好日子更有了盼头!” 其实,变化的还远不止这些。自来水入户、电视联网、手机信号覆盖、公共卫生保洁……一项项惠民工程,改变的不仅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还有乡村文明前行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