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纪念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掀起,从党员先进性教育中的广大党员纷纷走进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到革命历史性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等,无不充分说明了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已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成为爱国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而作为纪念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讲解起着沟通纪念馆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讲解是以陈列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语言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将知识传递给观众的一种社会活动。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受教育和参观的质量,影响着纪念馆的窗口形象。因此,如何提高讲解员的形象在纪念馆社教事业中起着关键作用。我认为一名优秀的纪念馆讲解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思想和职业道德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讲解员既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又是爱国主义,被纪念人物精神的传播者,因此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朴素的工作作风,献身于本职工作的事业心。讲解员一是要培养爱国主义意识,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明确政治方向,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抓时事政策学习,及时了解改革开放动向;二是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三是要具有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能积极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热爱游客的情感品质,做到主动、热情、耐心、细致的为游客提供服务。
二、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讲解质量。
讲解工作是创造性的输出和给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纪念馆在人们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高层次的文化修养,如果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讲解员专业水准不高的话,则远远满足不了人们高层次文化休养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因此,必须提高讲解员的总体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
(一)学好扎实的基本功。一读、要多读书,以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二背、以背为前提,在讲解的初级阶段,要非常熟悉纪念馆的基本知识,掌握陈列的内容及相关展品的背景知识。三勤、要勤学习,勤努力,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对所学的知识要博而专,以知识为基础,化深奥为浅薄,化枯燥为趣味,将艺术语言口语化。四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新的相关历史知识,比如对于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革命人物或历史事件要及时记下来,做到“虚心向别人请教”。 五悟、要有悟性,学会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六练、多讲多实践,练习讲解词的写作,通过写作过程提高讲解员对纪念馆陈列内容的理解,提高文字水平。
(二)学习社会教育学。例如:学习心理学,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来拉近与客人的距离。一是要锻炼接受知识和理解内容的能力,对所接触到的事物要迅速反应出来,见面先微笑、让客人觉得自己有“亲和力”,问好不可少,增加与客人的沟通感,如“您好”“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语。二是要尊重他人的风俗习惯,要谦虚,宽容,学会说顺心话、幽默话。三是要有组织应变的能力,把不同身份,地位,年龄的客人,以“我”为中心,带动起来,要根据游客的需要,协调速度和方向,为游客解说。四是不论心理怎样要具有调控能力,稳定情绪,确保讲解质量,要有不卑不亢的心态。
三、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讲解水平。
讲解艺术的本质特征是知识和语言的有机结合,讲解语言是讲解的灵魂。对于讲解员而言,语言是我们用来做好讲解服务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讲解服务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解员掌握和运用语言艺术的能力。讲解员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对做好讲解服务工作、提高讲解服务质量至关重要。语言符号的传递能起到“树立良好讲解形象”的效果,才称得上是“讲解语言艺术”。
讲解语言的正确性。讲解语言的正确性是指讲解员的语言必须以客观实际为依据,即在遣词造句、叙事上要以事实为基础,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无论是说古论今,是议人还是叙事,是讲故事还是说笑话,都要做到以实论虚、入情入理,切忌空洞无物或言过其实。
讲解语言的逻辑性。首先,讲解员的思维要符合逻辑规律,其语言要保持连贯性。讲解员要能掌握并正确地运用各种逻辑形式,遵守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使自己的思维具有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理的状态,从而在语言表达上保持首尾一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其次,讲解语言表达要有层次感。讲解员应根据思维逻辑,将要讲的内容分成前后次序,即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使之层层递进、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讲解语言的生动性。讲解语言的表达应力求:使用形象化的语言,以创造美的意境;使用鲜明生动的语言,以增加语言的情趣性;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要使口语表达生动形象,讲解员除了要把握好语音、语调之外,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映衬、引用等修辞手法。
讲解语言的情感性。在讲解语言传播中,一方面,情感是语言符号传递的重要信息内容之一,另一方面语言又是表情情感的主要载体。如,在讲解语言中不仅表示他们的理性意义,同时也负载着情感成分,是维系着讲解员与游客人际关系的公关用语,也是讲解过程中的一种“润滑剂”。
讲解语言的互动性。讲解应与游客之间通过言语的传递达到互动的目的,使得整个团队的气氛活跃起来。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客问我答、我问客答、或自问自答的方法与学生互动起来。讲解语言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口头语言。美学家朱光潜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服,产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在讲解服务中,口头语言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是讲解员做好讲解服务工作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它又可分为独白式和对话试,例如:我们在向一个或一个以上游客进行的讲解时,便可采用问答、商讨等对话试的方试进行讲解。
(二)态势语言。态势语言亦称体态语言、人体语言或动作语言,它是通过人的表情、动作、姿态等来表达语义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
首语。首语是通过人的头部活动来表达语义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态势语言,它包括点头和摇头。一般说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以点头表示肯定,以摇头表示否定。而实际上,首语有更多的具体含义,如点头可以表示肯定、同意、承认、认可、满意、理解、顺从、感谢、应允、赞同、致意等等。另外,因民族习惯的差异,首语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同的含义,如印度、泰国等地某些少数民族奉行的是点头不算摇头算的原则,即同意对方意见用摇头来表示,不同意则用点头表示。
表情语。讲解员的面部表情要给游客一种平滑、松弛、自然的感觉,要尽量使自己的目光显得自然、诚挚,额头平滑不起皱纹,面部两侧笑肌略有收缩,下唇方肌和口轮肌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嘴唇微闭。这样,才能使游客产生亲切感。微笑是一种富有特殊魅力的面部表情,讲解员的微笑要给游客一种明朗、甜美的感觉,微笑时要使自己的眼轮肌放松,面部两侧笑肌收缩,口轮肌放松,嘴角含笑,嘴唇似闭非闭,以露出6颗牙为宜,这样才能使游客感到和蔼亲切。
目光语。讲解员一般连续注视游客的时间应在1到3秒钟以内,以免引起游客的厌恶和误解。要注意目光的联结、目光的转移、目光的分配、目光与讲解的统一。
服饰语。讲解员的服饰要注意和谐得体。加拿大导游专家帕特里克•克伦认为:衣着装扮得体比浓妆艳抹更能表现一个人趣味的高雅和风度的含蓄。讲解员的衣着装饰要与自己的身材、气质、身份和职业相吻合,要与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例如,着装不能过分华丽,饰物也不宜过多,以免给游客以炫耀、轻浮之感。在带团时,男讲解员工不应穿无领汗衫、短裤和赤脚穿凉鞋;女讲解员不宜戴耳环、手镯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