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馆是纪念杰出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性博物馆,她既是杰出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遗址、遗物和纪念建筑的保护机构和相关物的收藏机构,又是与此内容相关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它的主要社会功能就在于利用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遗址、遗物、纪念建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反映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传承其历史功绩,弘扬其历史进取精神,同时传播有关的历史知识,向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增长, 纪念馆在社会教育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地作用得到显著发挥。同时,伴随着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的实行,也显现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馆舍形象不佳、陈列环境简陋、展示手段单一、科技含量较低、设施老化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从一定程度上损坏了纪念馆的形象,制约了纪念馆的发展。如何更好地策应红色旅游的发展,适应免费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快纪念馆建设发展,提升景区对外形象,需要纪念馆人共同思考和探索。下面,笔者结合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工作宗旨和实际特点,粗谈一些认识和看法。
一、在保护旧址、征集文物和学术研究上下功夫。
1、有效保护旧址。文物旧址的安全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文物旧址的安全工作是纪念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文物保护上重点突出“三抓”:一抓修缮。按照“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向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申报《新四军军部旧址维修保护项目》,争取专项维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维修军部司令部、政治部、战地服务团等旧址,征收新四军《抗敌报》社、章渡兵站等遗址,从根本上有效保护好革命旧址。二抓规划。聘请规划专家来实地考察,编制《新四军军旧址纪念馆文物保护专项规划》,报请国家文物部门审核,审批后将按规划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为新四军军部旧址保护开发提供法规依据和科学指导。三抓管理。根据纪念馆实际工作特点,实行领导带班值周,落实岗位责任制,重要旧址派驻保卫科工作人员,全面负责该旧址的安全、卫生、接待及看护人员的管理等工作。保卫科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夜间进行不间断巡逻,确保文物旧址的万无一失。
2、广泛征集文物。文物藏品是纪念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纪念馆发展的基础。文物藏品的数量和质量对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直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评定博物馆级别的重要标准。一是抢救征集文物。许多新四军老同志在战争岁月里戎马倥偬,辗转南北时,仍然保存了一些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史料。现在他们大都年事已高,尤其是皖南生活过的老战士更是所剩无几,革命文物的征集已经是迫在眉睫,同时也是为丰富新四军军史陈列馆陈列布展夯实基础。二是拓宽文物征集途径。征集文物时应树立“精品意识”,广泛掌握信息,广开征集门路,拓宽文物征集途径。可采取上门争取、动员捐赠、抢征文物等多种形式征集文物藏品。既要加强馆际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又要适应市场,走向市场,多方征集。三是妥善保管好文物。纪念馆要做好文物库房设备和科学保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羸得文物捐赠者的信任,科学地保护和保管好所征集和收藏的文物藏品,才能使馆藏不断丰富,才有更多、更好的文物藏品用于陈列、宣传和研究工作。
3、加强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水平是纪念馆的软实力,也是纪念馆发展的智力保障。学术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着纪念馆的展示质量、接待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所以纪念馆应树立建立研究型纪念馆的理念,鼓励学术研究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