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我们粉碎敌人四十多个团的围追堵截,长驱千余里,胜利地进入了陕南。行军途中,焕先同志骑在马上不是读书就是看报。到达宿营地就察看地形,布置警戒。他对革命工作兢兢业业,尽忠尽职,对玩忽职守的人丝毫不讲情面。12月10日,我军在洛南县庾家河同敌六十师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在战斗中,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同志都负了重伤。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指挥部队把敌人打垮了,当他返回驻地时,发现有些伤员还没有得到安置,而另一位领导干部却在农民家里睡大觉。焕先同志十分恼火,亲自把那位领导同志喊了出来,当场给了严厉的批评。正是由于焕先同志能够团结内部,从严治军,又身体力行,使红二十五军保持着良好的战斗作风和亲密的团结。否则,很难在风雨如磐的黑暗时代杀出一条活路。 红二十五军西进到鄂豫陕边界以后,打了许多胜仗。首先在三要司歼敌一个营,接着在庾家河歼敌八百多;在蔡玉窑击溃敌一二六旅,在洋县石塔寺,打垮敌警二旅,打伤其旅长张飞生,在葛牌镇全歼敌警三旅;在袁家沟口全歼敌警一旅,俘敌旅长唐嗣桐,等等。同时,打土豪分田地,发动群众,很快就在鄂陕、豫陕边界和华阳地区建立了两个县、数十个乡的革命政权,以及许多地方武装。主力部队也有发展。1935年春天,蒋介石从各处凑合了三十多个团的兵力,对我发起了大规模进攻,并限令在五、六、七三个月之内,全歼红二十五军。恰在这时,鄂豫陕边区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因病去世,省委决定让吴焕先同志代理书记职务。在此紧急时刻,他主持召开了省委军事会议,研究和制定了有关反“围剿”的作战方针,决定采取“先疲后打”的灵活战法,粉碎了敌人的围攻。7月中旬,我军又乘胜打出终南山,前锋部队直抵西安以南二十余里,威逼敌军老巢。蒋介石妄图在三个月之内消灭我军的“围剿”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会师陕北迎接党中央
艰苦的历程,枪林弹雨的生活,使焕先同志更加热爱自己的部属,他常说,要好好保存我们的骨干,有一天,这些骨干都要成为担负重任的领导干部。他十分关心中央红军和二、四方面军的行踪。焕先同志曾说,消灭敌人一个团也不如缴获一部电台,有了电台就可以听到中央的指示了。打出终南山以后,我们从缴获的报纸上和交通员带来的信息中,获悉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合,并有北上的动向。焕先同志和省委其他同志认真研究了斗争形势的重大变化,召开了鄂豫陕边区省委会议,决定带领红二十五军急速向甘肃方向挺进,策应党中央与主力红军北上。同时,决定红二十五军北上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师,留下郑位三、陈先瑞等领导同志,继续坚持陕南地区的斗争,巩固和发展这块新建的革命根据地。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吴焕先同志和省委其他同志这一果断的行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7月16日,红二十五军沿着秦岭北麓走了几天,随后又转入秦岭山中,继续向西挺进。8月初,我军很快就进入甘肃境内,攻占两当县城,渡过渭河,攻下秦安,如同闪电一般地出现在陇东高原。 焕先同志每到一地,都要教育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切实做到秋毫无犯。他说:我们每天行军打仗,切莫忘了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他针对敌人所散布的种种反动谣言,要求部队不管走到哪儿,都要把红军的优良作风带到哪儿,让新区人民群众晓得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工农队伍。记得在路过留坝县时,部队住宿在一座大庙里面,当时因为庙内卫生搞得很脏,纪律也不太好,焕先就把有关单位的党支部书记召集起来,进行教育。他说:这座庙宇是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我们红军队伍一定要爱护文物古迹,搞好卫生,对庙内的一切陈列物品,都不得随便拿动。当同志们晓得这就是西汉名士张良庙时,都敬佩焕先同志的做法,注意保护庙内的一切财物。临走时,把庙内收拾得干干净净。焕先同志以身作则,模范地遵守群众纪律。他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区的民情风俗,适时地提出一些新的规定。在到达回民聚居的兴隆镇之前,他了解到军阀部队在这一带所造成的民族隔阂;同时,又结合当地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对部队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他制定了几项必须遵循的规定: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禁止打回族的土豪,不准在回民面前说“猪”骂“猪”,等等。 到了兴隆镇以后,焕先同志首先去拜访了清真寺,并赠送了匾额和礼品。部队还在街道两旁,张贴了许多标语布告,进行政策宣传。我军的模范行动,使当地回民群众深受感动,赞不绝口。有许多事先逃跑出去的青年妇女,听说红军纪律好,很快都从野地里跑了回来。陇东高原上的兴隆镇,到处都是一派从未有过的欢腾景象! 部队在这里住了三天,临走时,回民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端上点心油果,欢送红军。清真寺的阿訇们,还专门宰了几只肥羊,吹吹打打地簇拥着,送到军部。几个回族青年,还跟着我们一块儿到了陕北。 后来,我们在跟中央红军会师以后,党中央曾夸奖过红二十五军路过回民区时留下的良好影响,毛主席说我们的民族政策水平很高,执行得很好。 1935年8月,我军攻克隆德县城,翻越六盘山,绕过平凉直抵泾河边上的白水镇。这时,敌三十五师之骑兵团及二○八团数千人,突然从西峰镇方向猛扑过来,企图在泾河北岸堵击我军。我军则决定南渡泾河,佯作夺路入陕之状,把敌人从泾河沿岸调离开来,然后再乘机渡过泾河,挥戈北上。8月21日,我军冒雨来到泾川县城西南渡河。谁知,部队刚过一半,突然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有几个同志不幸被急流卷走。军部直属队和担任后卫任务的二二三团,大部被阻在泾河北岸,吴焕先同志因为指挥部队渡河,也被隔在北岸。这时,敌二○八团一千余人,乘机由泾川方向猛扑而来,企图把我后卫部队压在河边,背水作战。焕先同志一看情况危急,立刻带着军部交通队一百五六十人,直插敌人腰部。他向战士们高声呼喊:“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逼近河边!压住敌人就是胜利!”战士们不顾泥泞路滑,一鼓作气地冲上前去,抢占了一座制高点,把敌人侧后截成两段。这时,战士听说吴政委中弹负重伤,一个个怒火万丈,与敌拚刺肉搏,把敌人从塬上压到沟里,敌团长马开基被击毙。这一仗,打得勇猛顽强,敌二○八团一千余人全部就歼。 可是,就在战斗的最后时刻,吴焕先同志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全军指战员无不热泪滚滚,悲恸不已。此时此刻,河水好象也在呜咽,秋风似乎也在悲歌! 我们抬着焕先同志的遗体渡过泾河,当晚就买来一口油漆棺材,把他掩埋在陇东高原。随后,省委决定程子华同志任政治委员,徐海东同志任军长,带领全军踏着焕先同志尚未走完的征途,奔赴陕北。1935年9月18日,红二十五军胜利地到达永坪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编为红十五军团。同年10月,我们终于迎来了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毛主席在接见徐海东和程子华同志时,表彰了红二十五军的远征功绩,说是为革命立下了大功。这个大功,要归于千百个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要归于红二十五军广大指战员,要归于鄂豫陕三省广大人民群众,也要归于省委和吴焕先同志。焕先同志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是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是红二十五军公认的领导人。他的善于作政治工作和身先士卒,英勇战斗,以身作则,公而忘私,实事求是,执行政策,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等等优秀品质,都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