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另一位革命先驱肖方。
肖方,又名肖大椿。胜利镇洗儿岭村肖家冲人。1907年生,早年就读于私塾、县第二高小。毕业后考取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过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支部书记和罗田县农协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及罗田县县长等职。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肖方调到叶挺部第24师教导团,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后因战斗失败,转入豫商南。1929年5月与李梯云、徐思庶、周维炯一道组织和指挥了商南暴动,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肖方任第97团团长。1930年10月至1931年10月,他历任红一军第三师副师长,中央教导二师师长,红四军第12师副师长兼34团团长,在粉碎蒋介石对鄂豫皖发动第二次军事“围剿”战争中,率部英勇作战,转战3省10县,功勋卓著。
然而,这位曾经为创建商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32师作出重大贡献的红军指挥员,在张国焘“肃反”扩大化中被秘密杀害于河南省光山县白雀园。牺牲时年仅24岁,又一将星过早殒落。
[中午吃红军饭,随后听红军课]
[自金家河出发去薄刀峰]
我们下午的活动内容就是走红军路。当年,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部队在这一带活动。徐向前、高敬亭、王树声、陈锡联等红军将领都在这一带战斗过。后来,刘邓大军在这一带建立了后勤基地。可以说,这一带的每条老路,都留下过我军战斗的足迹。我们现在走的,只是其中一条。现在,这里的环境、交通和人民条生活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从这一带的地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革命年代先烈们生活和战斗的艰辛。
[刘邓大军后勤医院][到达板桥附近]
各位领导,我给各位领导介绍一下刘邓大军在这一带建立后勤医院的情况。刘邓大军六野进驻胜后,将六纵卫生部下辖一个警卫排,两个护士班、一个担架队共120余人,和100多名伤员,分布在板桥、江家畈、闫家河、八迪河、牌形地一带群众家中养伤。后来,一、二、三、六纵在高山铺大战后,有伤病员700多人,转移到这一带,以牌形地为中心成立第一干休所,以江家畈为中心成立第二干休所,负责人李呈祥。当时有一名伤员叫叶护超,在高山铺战斗中巴被炸掉,江家畈方焕文夫妻每天挑面糊一口一口地喂。还有王又文家中养伤的伤员,伤好后归队,王又文一直送到西庄畈,两人洒泪而别。现在,江家畈伤员住过的房屋依然在,藏匿过伤员的山洞完整无损。有一个当地群众给伤员送饭的竹蓝现陈列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名称为“方家的竹篮”。
[五垸、六垸]
这两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由于地势险要,隐蔽性好,是当年红军小股部队的驻地。五垸,是罗麻县委旧址。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后,28军留下来坚持武装斗争。28军主力离开这一带时,曾留下37名伤员,分布在五垸、六垸、麻栗坪养伤。在群众的精心照顾下,全部伤瘉归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