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幅党引领我国各族人民投身革命的波澜壮阔的斗争画卷,是一首党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奋斗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辽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时期,辽宁人民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辽宁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中国工业史上多个“第一”,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辽宁人民负重前行,开拓创新,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5周年华诞,我们再次打开史册,回顾辽沈大地上的共产党人为新中国建立而努力奋斗的历程,为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积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辽宁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
辽宁是马克思主义最早传播的地区之一,早在1924年就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此后,辽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为党的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辽宁地区的关注与开发,唤醒了辽宁工人阶级与广大民众的觉悟,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和积极分子。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建立了工会组织,发展了党、团员,为辽宁各地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1923年11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全体会议所通过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奉天应设法成立党的组织。”为了贯彻党中央这一指示精神和加强党对辽宁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党先后派陈为人、李震瀛、邓中夏、林育南、韩乐然、任国桢、吴晓天等人来辽宁开展党的工作。辽宁各地先后建立了中共沟帮子支部,中共奉天支部、特别支部、市委,中共大连特别支部、地委、市委,中共营口支部,中共台安支部。这些党组织领导工人、学生和广大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共满洲省委在奉天成立
为了加强东北地区的革命工作,党中央决定成立东北地区的统一领导机关——中共满洲省委。 1927年10月,举行了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会议选举了省委机构,组建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决定省临时委员会机关设在奉天。 1928年9月,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东北党员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改名为中共满洲省委。
为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党的工作,1929年6月,党中央在上海召开了满洲工作会议,专门讨论研究东北地区党的工作。会议决定组成新的满洲省委,由刘少奇任满洲省委书记。 7月,刘少奇抵达奉天。刘少奇到任后,立即着手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他派出党员赴各地分头做恢复党组织工作,自己也亲自到基层找工人和党员谈话。到1930年3月底,满洲省委的组织机构臻于完备,设置了宣传、组织2个部和职工、军事、少数民族3个委员会,全满洲共30个支部,党员总数达206人。党的组织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党员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满洲省委的工运、农运、兵运、学运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党领导抗日武装的建立与发展
1932年5月,中共奉天特委所属的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创建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11月,省委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将这支义勇军改编为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1932年8月,隶属于奉天特委的海龙中心县委组建海龙工农义勇军,1933年1月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建立,使辽宁人民的抗日斗争发展到了新阶段。
1933年9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宣布成立。 1934年11月,省委宣布成立南满临时特委,并在第一军独立师的基础上组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
1936年2月10日,中共发布了《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提出全东北抗日军队统一名称为“东北抗日联军”。 1936年5月,杨靖宇在兴京县倒木沟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 1936年7月,中共南满特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为抗联一军军长兼政委。之后,抗联第一军与魏拯民率领的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
据统计,从“七七”抗战到1937年年底,第一路军进行较大规模的战斗33次,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俘敌120余人。
辽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在沟帮子建立
辽宁境内第一个党的地方组织是1924年建立的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
京奉铁路是贯通关内外的咽喉要道,沟帮子则是京奉铁路关外段较大的枢纽站。1907年,沟帮子就建有机车修理厂,隶属唐山铁路制造厂,大批工人被调到沟帮子工作,他们大部分来自天津、唐山、丰台等地铁路部门。京、津、唐工人运动和党组织的蓬勃发展,对沟帮子铁路工人影响很大。 1922年4月,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建立,唐山铁路制造厂从此成为京奉铁路和唐山工人运动的中心。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是在中共唐山地方委员会书记、工人运动领袖邓培的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1923年初,中共党员欧阳强受党的指派到京奉铁路关外段,发展党的组织。 1923年下半年,沟帮子铁路党小组建立,欧阳强任组长。经欧阳强的活动,1924年上半年,在沟帮子铁路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欧阳强任书记,李华灿任组织委员,林立任宣传委员。
中共沟帮子铁路支部成立后隶属于中共唐山地委领导,日常工作由设在唐山的京奉铁路总工会党团组织负责。
中共第一篇抗日宣言在辽宁诞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枪声,震惊了沈阳,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当晚,居住在沈阳三经街81号的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毅敏意识到,日军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爆发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一定要首先发表宣言,把事件的真相尽快报告党中央,报告给广大人民群众。他连夜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起草了《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宣言》简练而又深刻地公开申明了中共的抗日主张。
《宣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所必然采取的行动”。《宣言》揭露了日本占领东北的图谋之所以能够得逞的根源,“完全是国民党军阀投降帝国主义的结果”。
《宣言》明确指出了中华民族的出路:只有劳苦群众自己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 “是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力量”;只有劳苦群众自己的政府——苏维埃政府,“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政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将日本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国家重工业基地初步形成
“一五”期间,辽宁是国家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提出了第一个5年计划的中心任务,是基本完成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基地的新建和改建。由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辽宁就有24项,居全国第一位。
|